固执的反义词(固执的反义词是什么词)不要告诉别人
他真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
标题说得不假这类题是什么题呢?打个比方,就是正派要抓反派于是展开全方位搜查,想方设法都要把对方给揪出来——在小学语文作业里,这类题叫——找反义词这类题为什么神奇,我会在下文中详尽阐述这篇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一。
、我会将我教给孩子找反义词的方法通过故事的方式分享给各位家长;二、我花了全文三分之二强的篇幅,阐述了通过这种方法找反义词的诸多好处是的,这仍然是一篇亲子文也是一篇跟语文教育实践相关的文章闲话少说,我们进入正题。
反义词难找?NO!不过是抽象→形象→抽象还是从我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说起一天,儿子问我,爸爸,“固执”的反义词是什么啊?我说,找反义词有那么难吗?儿子说难我说不难啊——故意提高声调儿子急了,“不难你就告诉我啊!”。
不告诉!没有探索,直接得到有什么意思!我故意转移方向:“宝贝!你试着用‘固执’造下句!”儿子心想,这容易啊,马上说:“小鸣好固执!”“不,不,不是这样,要有细节”“什么细节呀?”“你说小鸣固执!他做了什么?你这样说他!”。
“哦,我想想,”儿子转动眼珠,很快有了,“那天小鸣和我们一起玩沙,做城堡,我跟小鸣说,你的城堡可以架几口大炮,会很雄壮哦小鸣不听,觉得这样就很好;我妹妹跳过来说,小鸣,你城堡上可以种一些玫瑰花,那样会很漂亮。
小鸣撇撇嘴说,你们女生就知道花啊草啊,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觉得小鸣好固执”“很好!”我说,“小鸣好像不听你们的!如果小鸣反过来听你们的,你会怎么描述呢?”儿子有点疑惑,不知我在搞什么名堂“你觉得积极听取他人意见的小鸣会怎么做?”我鼓励他。
儿子眼睛一亮,大声念起来:“那天小鸣和我们一起玩沙,做城堡,我跟小鸣说,你的城堡可以架几口大炮,会很雄壮哦小鸣一听,觉得很有新意,‘咦,是不错哦’;我妹妹跳过来说,小鸣,你城堡上可以种一些玫瑰花,那样会更漂亮。
小鸣打个响指,说,对,还可以将这些花送给女生喔......”看儿子句子造得这么好,我趁热打铁道:“你觉得这样的小鸣怎么样?用两个字概括”“顺从、变通”儿子一下说出两个词语“对!”我在纸板上“固执“俩字的旁边写下“顺从”“变通”,然后敲两下,“你看,顺从、变通就是固执的反义词了!”。
儿子恍然大悟:“Wow!原来反义词可以这样找出来!”接下来,我又出了几个词让他找反义词并告诉他用我教的方法结果——你知道——他只在口中默念几句,反义词很快就“蹦”出来了事例先讲到这里其实我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找反义词不难!不过是。
【抽象→形象→抽象】!有了这套方法,真不难!反之——如果没有方法——不要说小孩,就算是我们大人,要从“一个抽象”跳跃到“另一个抽象”,估计都挺难的人都是倾向于形象思维的,小孩子很容易借助形象的描绘,从诸多词汇中找出反义词。
家长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用很多细节跟别人去谈一个人,谈完,对方是不是马上会蹦出一句话,哦,他真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用一两个高精准的词概括这就是“形象到抽象”是找反义词这套方法的精髓所在。
【抽象→形象→抽象】是怎样一个思维模式呢?如果把“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比作是过河的话,那么中间的两个“形象”——正、反两个形象——就是桥梁我们需要借助桥梁,才能渡过宽阔的大江大河还是以“固执”为例。
“固执”挺“抽象”(对小孩而言),“变通”也挺“抽象”(同样对小孩而言)从固执到变通,就好比一个瞎子(抽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两眼一抹黑)从A地到B地如果不借助盲人杖、盲道,估计永难抵达目的地而形象——或者说细节
——就是这样的盲道细节是魔鬼“魔鬼”不好听在找反义词的过程中,我想说“细节是导航”,将我们从A地导到B地、从此岸导到彼岸、从“一个抽象”导到“另一个抽象”已经做了很多类比了,不再赘言我将我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作以下推导,。
家长朋友们就一目了然了:A地=固执=一个抽象▼▼正形象=【那天小鸣和我们一起玩沙,做城堡,我跟小鸣说,你的城堡可以架几口大炮,会很雄壮哦小鸣不听,觉得这样就很好;我妹妹跳过来说,小鸣,你城堡上可以种一些玫瑰花,那样会很漂亮。
小鸣撇撇嘴说,你们女生就知道花啊草啊,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觉得小鸣好固执】=正细节▼▼反形象=【那天小鸣和我们一起玩沙,做城堡,我跟小鸣说,你的城堡可以架几口大炮,会很雄壮哦小鸣一听,觉得很有新意,“咦,是不错哦“;我妹妹跳过来说,小鸣,你城堡上可以种一些玫瑰花,那样会更漂亮。
小鸣打个响指,说,对,还可以将这些花送给女生喔......】=反细节▼▼B地=变通=另一个抽象
找反义词过程本身的意义之一:提升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抽象→形象→抽象!这是我提出的找反义词的路径与方法接下来,我将截取【抽象→形象】这个环节讲一讲找反义词过程本身的意义找反义词的过程,真能提升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吗?。
还是以我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为例:一天,我跟儿子又碰头了我考他:儿子,请用你身边的故事表达“耐心”!“最近,我家养了一条狗,它叫可可妹妹可开心了,可可饿了,妹妹到处找吃的,生怕它饿死;可可拉了尿、拉了屎,妹妹就成了小保姆,不只拖地,还帮它洗澡;可可每天嗷嗷叫,爸爸都烦死了,她就说,可可肯定是有心事了.....妹妹真是有耐心啊!”。
接下来,请说反面细节!“最近,我家养了一条狗,它叫可可我都被它烦死了,我做作业,它嗷嗷叫;那天我被爸爸罚站,它竟然撒开腿在墙上拉尿;有一天我心情好,抱着它它又对着我叫,我叫它老实点它爪子一晃,差点抓到我眼睛.....我急得跳起来,就差没挥拳头......”。
“哎,哎,你这种行为,有点......”“我这种行为有点——急躁!”儿子,请用你身边的事例表达“一丝不苟”!“我的堂姐叫陈李鑫,她比我大1岁,已经上五年级了!她是怎么做作业的呢?每次我回乡下,我们在客厅看电视,声音雷样响,她在餐桌上写作业头都不抬一下。
我怀疑她戴了耳机,我走到她身边站5分钟,她都没发现.....真是一丝不苟啊!而且她真没戴耳机!”接下来,请说反面细节!“每次回乡下,我都很快乐看电视不用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还可以一边写作业一边看有一天,客厅在放《名侦探柯南》,我正在解一道数学题,正解着,只听客厅发出一阵惊呼,我马上跑过去......2分钟后,回到餐厅,我继续解题,然后又听到客厅发出一阵惊呼,我又跑过去......2分钟后,回到餐厅,我继续解题,然后......我实在是被他们搞得好乱,就随便在本子上写了个答案......”。
“打住!打住!你还描述得挺嗨,你这种行为......”“我这种行为叫——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故事就讲到这里看完,家长朋友们是否有点感触呢?上面的对话,我虽然做了一些润色,但孩子口头表达的大致意思就是这样的。
我一再强调“用你身边的事例”去描述:孩子可以发挥想象,但就这点上,我希望他们真实事实证明,【抽象→形象】这个环节,就是饱满角色形象、丰富情景细节的过程,如果长期训练,是一定能提升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就是作文水平的。
。
找反义词过程本身的意义之二:提升孩子与家长的细节说服力接下来,继续讲找反义词过程中【抽象→形象】的意义儿子刚上一年级时,缺乏判断力他会跟我说,爸爸,某某同学很坏我说,他怎么个坏法啊?儿子说,好几个同学都说他坏!。
我嗅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说:“说别人坏,要拿出证据!”我叫儿子去观察去了解,”如果你能描述出他坏的各种细节,我就服你,我就觉得你很棒!”后来经观察证明,“某某同学很坏“,原来是以讹传讹没有细节,就没有说服力。
他人言论,听听就好,别全当真当然,别以为家长就不会犯类似错误有一次儿子跟女儿打架,我惯性般地——听了“小的“(女儿)的陈述,痛骂了儿子一顿后经详细调查,发现自己冤枉了儿子原来事出有因:是女儿屡屡打扰儿子看书,并且先打了儿子,儿子才动手的。
只有听从多方陈述,才能接近事件真相;只有多多把握细节,才不至被片面带偏【抽象→形象】的刻意训练,既是找反义词的重要一环,也是个人“细节说服力”的提升利器你说一个人【温柔】,你要说出她是怎样温柔你说一个人【负责】,你最好有真实事例说明。
你说一个人【伪善】,请拿出你最有力的证据当然,我还是要强调找反义词过程中【抽象→形象】这一环节表达的真实性不然,很容易让小孩形成说假话的惯性只有平时将这种真实情感融入到演绎中,才能真真切切形成尊重细节的思维惯性。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比方说,我要孩子用生活中的事例去描述“善良”,我希望他找身边熟悉的人物,生动描画该人物的行为特征,去佐证该人物的善良“诚信”、“踏实”、“热情”等词的演绎也同理小孩子如果长期用这种方式去训练,当他面对别人对另一个人的关键词评价时,他头脑中就会立刻蹦出。
“细节思维惯性”“他说那个人【阳奉阴违】,我不能轻信,我要他拿出证据,或者我自己去了解!”“他说那个女孩【虚荣】,如果把看重金钱作为判定虚荣的唯一标尺,我要打个大问号!”【抽象→形象】,是以关键词为发端,演绎生动细节。
其既提升孩子与家长的细节说服力,也将大大提升孩子与家长的独立思考能力。
找反义词过程本身的意义之三:提升孩子强大的归纳能力归纳和演绎,是科学研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如果说【抽象→形象→抽象】的前半段属于演绎的话,其后半段就是归纳了也即:【抽象→形象】属于演绎【形象
→抽象】属于归纳接下我重点讲的就是这后半段我经常说出一段对人物描述的话,要孩子用精简的词汇进行总结“爸爸我呢,虽然是个好爸爸,但爸爸有时出门会忘了关门有时关了门又会以为没关门,经常傻不愣登跑回去看.....你们觉得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女儿率先归纳:爸爸是个“粗心”的人儿子直击要害:爸爸有“强迫症”然后升级:“爸爸我呢,虽然是个好爸爸,但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时妈妈在旁边唤我好几回,我都听不见有一次,一边看书一边炒菜把锅都烧坏了......你们觉得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女儿:爸爸,你还是个“粗心”的人儿子:爸爸看书很“专注”但我要建议爸爸做饭不要“三心两意”,不然家里没那么多锅给你烧!再升级:“爸爸我呢,虽然是个好爸爸,经常教育你们要用温和或者诙谐的方式去解决矛盾,不要用对抗的方式。
但自己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时候,也会气愤、握拳,把自己教你们的那些东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你们觉得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越来越难了,女儿思索了好久,才说:爸爸好“复杂“儿子说:爸爸虽然是。
“谦谦君子”,也有“侠客风范”呢!......这样的对话很多从简单,到多元,再到复杂......由易至难,逐步提升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我始终觉得,这种通过找反义词过程的总结训练,是小孩子以后读大部头、搞文献研究、从故纸堆里找线索、甚至是将来形成科学的工作方法的实践基础。
你先得对短小的文字单元提炼出关键词,才能对大段大段的文字进行精炼总结;你先得对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的长篇文章归纳到几页PPT,才可能未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更复杂更多样的连篇累牍的文件,找到问题重点,落实解决方案。
现在市面上流行一种读书模式,我是非常不推崇的就是有人帮你把书读了,有人帮你把书的要点都归纳了你只需看看纲要,甚至是你只需听听归纳总结就OK了我觉得这是一种剔除了思考过程、质疑精神的阅读我称之为“被阉割了”的阅读。
什么是被阉割了的阅读呢?就是你没办法和书本建立感情,你没法生出新观点这个孩子!以上是题外话还是回到归纳总结上来总之,对于找反义词的这后半段——【形象→抽象】——如能做到刻意练习、持之以恒,孩子的归纳能力,即强大可期了。
话不说满,就说最实在的吧:你孩子以后做阅读理解题不会吃亏!作于2019年5月23日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关于军训的作文(关于军训的作文题目)不看后悔
中学生开展军训意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在军训期间养成的良好品德和作风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
-
记叙文写作技巧(小学记叙文写作技巧)不要告诉别人
东华学校语文骨干教师传授经验
- 记叙文写作技巧(小学记叙文写作技巧)太疯狂了
- 观察植物的作文(描写植物的作文200字)满满干货
- 观察植物的作文(描写植物的作文200字)学到了吗
- 祝福短信最温馨的话(下雨天祝福短信最温馨的话)不看后悔
- 爸爸妈妈听我说歌词(爸爸妈妈听我说歌词儿歌)硬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