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筑梦铸人文章(助学筑梦铸人文章题目50个)深度揭秘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资助工作调研组一行深入赣南9个县,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点、学生家中调研学生资助工作推进情况,以扎实的工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资助工作调研组一行深入赣南9个县,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点、学生家中调研学生资助工作推进情况,以扎实的工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在江西省信丰县体育中心二楼的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中心,进城务工人员刘新学(化名)带着两个女儿前来办理助学贷款。
刘新学的大女儿考入了江西农业大学,二女儿考入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助学贷款额度是本专科学生每生每年1.2万元、研究生1.6万元,最长贷款期限是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这是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要充分利用好。
”刘新学正好碰见调研组一行,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毛本其现场作了政策讲解来自大余县新城镇的肖杰才(化名)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二儿子小肖今年高考,被录取到省内某民办学校小肖提前在网上进行了资助预申请,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父子俩一起来到县资助中心,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提交材料、上传证件、审核资料、签订合同,十几分钟,贷款申请就办理好了。
肖杰才连声称赞:“非常好!有了这笔贷款,我家的压力小多了”记者了解到,2022年江西全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5.9万人次,发放资助金66.3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省资助201.8万人次,发放资助金21.1亿元,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高考刚结束,江西省崇义中学的高三毕业生就收到一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里面包括政策介绍、申请流程、还款方式等;寻乌县通过政府网、“寻乌教育在线”、学校公告栏、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进行宣传,让助学贷款政策家喻户晓;信丰县开通热线咨询电话,回访助学贷款办理有关事项,为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
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暑期,江西推出“资助政策一点通”进行集中宣传,确保新生入学前对政策充分知晓;继续推行“资助结果全告知”措施,第一时间告知资助政策和资助结果;畅通咨询和投诉渠道,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难必解;启动“助人筑梦”——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心理资助项目,密切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并及时对其进行帮扶等。
在定南县某汽修厂楼上的出租屋内,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2020年,肖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大学,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助学贷款解了肖同学的燃眉之急,她还享受了国家助学金南昌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高淑芳介绍,该校推进智慧资助,建立困难学生电子档案,运行智能AI答疑机器人,搭建数据共享平台,设置量化指标,关联学生在校数据和受助情况,实现困难学生档案库动态管理。
江西财经大学在做好国家助学工作的基础上,自筹奖助学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3346个,累计发放勤工助学报酬240.92万元江西省努力推进精准资助,全面落实《江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确保受助对象精准;实现学前至高等教育全学段资助资金精准分配,优先保障最困难群体的权益,共发放资助金10.74亿元。
赣州市教育局主动与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联系,将63.55万条人口信息导入“云”比对平台;龙南市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共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台账,提前为27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预申请。
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工程学院选拔200名志愿者,开展集中培训后,安排到生源所在地的县(市、区)协助办理贷款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中国教育报》2023年8月23日第1版 版名:要闻。
作者:本报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曾宪瑛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形容人美丽的词语(形容人美丽的词语四字)学会了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形容人美丽的词语(形容人美丽的词语四字)干货分享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 富士山下粤语歌词(富士山下粤语歌词繁体)学到了
- 白杨礼赞读后感(白杨礼赞读后感500字)干货满满
- 唠叨的奶奶(唠叨的奶奶作文400字)学到了
- 感恩父亲作文(感恩父亲作文600字)干货分享
- 国宝大熊猫300字作文(国宝大熊猫300字作文免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