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鲜高级売春女(北朝鲜克春女)不看后悔
参照Royal Academy of Arts,Catalogu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
【内容摘要】山中商会创立于1910年,曾经是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的古董大鳄,亦是20世纪初外国人开设于中国境内的最大古董商,其核心人物就是山中定次郎本文运用笔者在日美两国公立与私立档案机构收集到的山中商会日本总公司及美国各分店职员与小约翰·洛克菲勒夫妇之间来往的书信和公司简报为第一手史料,并配以精美的珍贵图片,考察20世纪初期如佛教雕刻那样的中国艺术瑰宝如何流转到世界各地,最终流入大富豪宅邸的过程。
目前这些中国艺术品除进入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外,绝大部分依然频现于各大拍卖行、古董店,甚至民间的各个角落由此,本文将会为读者揭开山中商会艺术品交易的一个侧面前言从1910年代后半期至1920年代,美国的东亚古董市场基本上以中国艺术品为主。
而已经在美国东海岸建立稳定根基的山中商会分别于1915年2月和12月、1916年2月和12月、1917年1月举办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皆取得了巨大收益此时的山中商会已经和约瑟夫·杜维恩(Joseph Duveen,1869—1939)[1]兄弟公司,麦克唐纳·帕里斯·华特生(McDonald Parrish Watson,生卒年不详),还有活跃于巴黎的卢芹斋(英文名C.T. Loo,1880—1957)等一起,成了牵引“中国艺术品热”的美术商。
因此1910年代至1920年代对山中商会来说,可谓是鼎盛时代,其成功的标志就是其纽约店从1917年开始迁移到曼哈顿区最繁华的地段一、公司重组在1910年代后半期,山中商会在公司组织结构扩大和新老世代交替中摇摆不定。
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成为联名公司(日语“合名会社”,指由多个个人企业主组合而成的公司,成员负有直接的担保责任——译者注)的山中商会于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把当初开业的15万日元资金增加到30万日元,接着在1916年(大正五年),把1903年在粟田设立的京都分店升格为公司,设立了京都山中联名公司,并由山中松治郎担任总经理。
1917年(大正六年),山中商会在北京开设了分店(图1、图2),纽约店则迁移到曼哈顿最繁华地段(图3~图6),但在该年年底,第一代山中吉郎兵卫(山中商会的创立者——译者注)去世以他的离世为契机,山中一族就如何分担在各自领域的作用及在公司里所承担的责任进行磋商,由此引出了日本国内山中一族相关公司组织的重组。
结果,在第二年即1918年,资金达200万元的株式会社山中商会成立,山中定次郎就任董事兼总经理除了山中定次郎,其他几位董事则为山中繁次郎、山中松治郎、松井贞次郎,还有牛洼第二郎,监事是第二代山中吉郎兵卫(第一代山中吉郎兵卫长子——译者注)和青木喜太郎。
山中繁次郎是和山中定次郎一起最早到纽约创业,后担任第一任波士顿分店店长的人物,是第二代山中吉郎兵卫的孙女婿,亦在山中一族中代表高山中这一房而山中松治郎是第二代山中吉郎兵卫二女儿的入赘女婿,他和第二代山中吉郎兵卫一起,代表角山中这一房。
[2]
图1ˉ 山中商会1917 年设立的北京分店,地址在东城麻线胡同3 号的旧肃亲王别邸
图2ˉ 北京分店职员与山中定次郎(中央),拍摄时期可能为分店开设后不久
图3ˉ 第五大道680 号的新建大楼,一楼左边和二楼及地下全部为山中商会纽约分店
图 4ˉ 有巨大石狮子相迎的纽约分店一楼,中央隐约可见通往二楼的楼梯
图5ˉ 纽约分店二楼大厅,两侧均辟有展厅
图 6ˉ 纽约分店一楼一个展厅,店内辟有大大小小的展厅不过,耐人寻味的则是以下这一点,即在成立株式会社山中商会的同时,在此之前一直是山中繁次郎负责的波士顿分店在1917年(大正六年)12月的最后一天,突然宣布“本公司以280726.1元的价格收购波士顿店债务,故从1918年1月1日以后开始,波士顿店营业权及其他权利业务由本公司承接”。
[3]在此之前,波士顿店的所有权属于繁次郎1909年的时候,波士顿店因其业绩差,谈论过是否关闭该分店,如果老板个人(不是公司)拥有该店所有权的话,那自然没有能力偿还全部债务,出现关店的话题完全有可能因此株式会社山中商会为了防止今后出现类似情形,买下了该店的营业权。
此外还有山中吉郎兵卫商店[4],在这之前是合资企业,如联名合资公司(常务执行董事是第二代山中吉郎兵卫)栏所登记的那样据推测,当时“统帅海外分店及其贸易业务,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内商业活动,由株式会社山中商会负责;至于从江户时代就开始经营的茶道具生意,将由合资公司山中吉郎兵卫商店来负责”。
[5]而京都的山中联名合资公司则以访日的外国人为对象如此一来,山中一族的三方如“鼎立三足,在保持良好的平衡关系基础上”[6],展开各自的经营活动就这样,进入1920年代后,山中一族逐渐壮大二、山中商会的北京分店和纽约分店
关于山中商会北京分店,几乎没有资料留存下来,但在桑原住雄的《世界首位的东方美术商:山中商会盛衰记》中有如下的描述:1917年(大正六年)在北京设立新事务所时,就把原先连同美术品一并买下的肃亲王府邸分宅原封不动地充作事务所的办公之地。
北京事务所是专门用来进货的,故而没必要开设店铺肃亲王府邸占地300多平方米,北京事务所也只占其中一半空间山中定次郎出差北京期间(大概两周),每天早上都会在府邸大院举办进购会,场面非常壮观一大早就有二百多个中国人坐着人力车、带着大包裹赶来大院,听从山中雇用的中国人总管指示,把自己带来的古董艺术品摆放到并排放在一起的六尺长桌子上,让那些出差来北京的山中商会欧美店店员挑选。
北京分店店员则帮他们把要买的古董装入手提包,最后都集中在结账处一并结账并付款,那情形犹如今日超市结算般发往伦敦分店、纽约分店、芝加哥分店或波士顿分店的古董艺术品先集中在结账处,然后一边进行分类,一边按照中方提示的价格,由欧美分店的店员陆续购下那些看起来似乎不错的古董。
[7]以上叙述可能是桑原从当时还在世的原山中商会北京分店店员口中打听到的信息古董商茧山顺吉(1913—1999)也回忆去北京山中分店玩时的情形,时间可能是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1920年代后半期)伦敦和纽约一来人,整个北京城的古董商会带着山中商会喜欢的古董,像是开早市一样,在庭院中央开店营业。
如纽约来信说要琥珀项链,分店长高田先生马上就联系北京城中同行,定下几月几日以及几家同行,让大家带着大包袱集中到这里(北京分店所在地的肃亲王府)来开店,国外分店的店员仔细鉴赏艺术品,看中了,就立马拍板购买。
[8]如上所见,北京分店采取的是这样的经营方式,即接受具体订货之后,他们筹集货物;然后纽约店和波士顿店的店员们聚集到北京,购买他们海外顾客可能会想买的古董此外,1917年还有一个巨大变化,那就是纽约分店的迁移。
新店铺在曼哈顿第五大道680号,虽然新旧店铺都在第五大道,但新店铺是从旧店铺所在地的28街区一带,搬到了当时被称为“上第五大道”的53街区和54街区之间的黄金地段第五大道50街区附近在过去曾是大富豪鳞次栉比的豪宅所在地,进入20世纪后,这一带的商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写字大楼和高级饭店取代了昔日富翁的豪宅,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这一带属于高级住宅区兼豪华商圈。
巴黎珠宝商比埃尔·卡迪亚在第五大道653号(52街区的东南方向)购买房产,并把住宅改建成沙龙,作为接待客人之用,而这也完成于1917年成为山中商会新店铺所在地的第五大道680号建筑物,是一座带有法国古城堡式设计风格的新建商业大楼,1917年4月刚刚竣工。
《纽约时报》在1917年4月29日刊出了以下报道该商业大楼竣工的文章:新洛克菲勒大厦——临近圣托马斯教会的商业大楼上第五大道商业中心区又新增了极富魅力的建筑物,那就是第五大道680号,位于53和54街区之间的由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投资建造,刚刚才竣工的七层新建大楼。
具有法国古堡式设计和建筑风格的该商业大楼,与临近的圣托马斯教会风格搭配极其和谐54街区的街角,还有汉密尔顿·马凯·托比夫人(Florence Adele Vanderbilt Twombly,1854—1952,即出身于著名范德堡家族的佛罗伦斯·范德堡,后嫁给大富豪汉密尔顿·马凯·托比——译者注)的宅邸。
建筑物南侧的地下室及二楼,刚被经营日本和中国艺术品的美术商山中商会租赁,该公司预计9月1日开始,从第五大道南端迁移至这里该公司有300年历史,还拥有很多海外分店他们的租赁合同是长期的,租金总计超过50万美元。
房屋中介商是威廉·A.怀特太阳与皮斯·爱利曼两家公司如这则报道所记,虽说都是在第五大道上,但山中商会纽约分店从商圈搬进了第五大道一等高级住宅区内,且租赁到了洛克菲勒所拥有的商业大楼最引人注目的一角,因此不难想象此时的山中商会有多么得意。
山中商会在店里设置了独特且优雅的展览厅,让他们的美国客人惊艳不已浏览一下当时的照片,就会对纽约分店规模之大和豪华一目了然在法国古堡式建筑物外观的映衬下,朝向第五大道一楼和二楼的窗台上,摆满中日两国的艺术品,还能看见“YAMANAKA”字样(图3)。
面向第五大道的条纹模样的遮阳窗帘伸出窗外,戴着白手套的看门人为客人开门一进入店内,香气扑鼻,给人一种宛如进入寺院般的庄严感然而实际上山中商会纽约店的新店铺开张时间不是9月,而是11月关于开店时的情形,《纽约太阳报》在1917年11月11日刊载了如下报道文章:。
在东方美术方面,迄今为止,给纽约客审美情趣带来巨大影响的“山中之家”宣布,在上第五大道正式开设了富丽堂皇的新画廊这对美术界来讲是一件重要的大事,画廊的开设无疑会给今秋艺术季带来贡献新建筑的内部装修反映出最高级的日式审美观,通过现代化商业大楼的装潢及门窗的设置,使得在体现科学与艺术一体化方面,再也没有比这个画廊更好的例子了。
为了增加建筑物的实用性,美国人发明的所有电气装置和机械之类,经由头脑聪明的日本建筑家之手,摇身一变,成为一种装饰要素,并与周围环境协调,让西方人仿佛有一种置身于日本寺院般的感觉中央入口宛如寺院入口墙壁是由亚利桑那州运来的柔软的黄色石材打造,白木柱子上镶嵌着寺院用的结实梁柱。
瓷制的巨大石狮子守卫着通往二楼的造型优美的楼梯,该楼梯复制了著名寺院的楼梯,也是用白木制作建筑物整体看上去简约且朴实无华,加装饰的部分也沿用了日本传统的装饰题材画廊二楼部分有10间展厅,其中几间大到足以在此举办演讲会,但也有几间适合观赏做工精细的翡翠和水晶工艺品的小展厅。
为了和墙壁上挂着的日本古画协调,展厅各处都采用了宁静的褐色[9]山中商会能获得第五大道最繁华地段内宏伟壮观的新建商业大楼长期租约合同,其理由如下: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Jr.,1874—1960,即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之子,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译者注)熟知山中商会,是他们的老顾客。
在此之前,山中商会与乔治·瓦尔特·文森特·斯密斯(George Walter Vincent Smith,1832—1923,斯普林菲尔德美术馆的创始人)和查尔斯·兰·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等老顾客都有亲密交往,与小约翰·洛克菲勒家族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据说洛克菲勒夫妻访日之际,山中定次郎自己充当导游,带他们参观奈良的法隆寺,还特意为他们安排观赏通常无法看到的美术品,夫妇俩甚是喜悦[10]山中商会为洛克菲勒家族提供了长达30多年的服务,不仅一直为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市区的宅邸,也为他们离纽约市以北大约45千米的波坎提克山丘(Pocantico Hills)的凯尔凯特庄园,以及位于缅因州芒特迪瑟特岛(Mount Desert Island)的别墅爱丽庄等好几所豪宅的室内装潢及艺术品收藏提供了数量众多、质量精湛的东方艺术品,现在这些艺术品多半能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费城美术馆、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美术馆、“亚洲协会”以及凯尔凯特庄园(现已成为“国家信托组织”管理下的私人美术馆)等看到。
小约翰·洛克菲勒和夫人艾比·奥德利奇·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1874—1948)利用其雄厚资产,购买下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洛克菲勒夫妇亦是著名的东亚艺术品收藏家,他们最早探访亚洲虽然是在1921年,但在1908年,夫妇俩就在位于波坎提克山丘别墅的院子里,建造了一个日本茶室和日式庭院,由此可知夫妻俩对东方艺术品的兴趣从年轻时就已开始。
尤其是作为国会议员千金的艾比,自小生长在文化上深受波士顿影响的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因此,她对流行于19世纪末美国的日本美术极感兴趣,同时对以印象派为核心的近代艺术以及20世纪美国艺术等新兴艺术都抱有极大兴趣。
没多久,艾比开始投身于创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活动而她的丈夫小约翰更喜爱欧洲的传统艺术,但在东亚艺术上,小约翰建立了明清(尤其是康熙帝时代)的大型瓷器(尤其是大型花瓶)等收藏小约翰和艾比于1901年结婚,1913年两人在纽约市曼哈顿以西54街区10号新建了一所豪宅,后来夫妇俩又买下了临近的12号,并把两个宅邸连在一起,从那以后,夫妇俩正式开始了艺术品收集活动。
不过,小约翰·洛克菲勒夫妇与山中商会的来往似乎是从1909年左右才开始的通过以下小约翰写给山中商会纽约分店的牛窪的书信,推测他和山中商会长达数十年的来往始于这个时期我太太和我最近开始对中国古瓷器抱有兴趣,我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贵公司的收藏,如可能的话,希望多花一些时间观赏。
家父在乡村的家里有不少古瓷器,希望这周您能来这里看一看,并让我们听听您的意见,为此,我写了这封信您能把回信寄到纽约的波坎提克山丘吗?我想等您回信之后,再决定您来访的详细安排小约翰·D.洛克菲勒1909年12月27日[11]。
1915年,小约翰·洛克菲勒为购买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Sr.,1837—1913)收藏的规模庞大的中国瓷器,跟父亲借了200万美元,正式开始了中国瓷器的收藏活动。
[12]不过,小约翰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有节制,自己从不露面参加拍卖会购买,而是通过美术商和代理人购进喜爱的艺术品1910年代中期,山中商会波士顿分店在缅因州的避暑地芒特迪瑟特岛巴港的市区中心大道127号开设了代销店(图7)。
山中商会开设这家代销店的目的,本来是为给洛克菲勒家族提供别墅内部装潢用的必要家具和艺术品虽然不知巴港代销店具体的开店日期,但从遗留下来的书信日期里,可知该店于1916年夏天就开始营业了
图7ˉ 巴港分店的外观虽然这家代销店是以和洛克菲勒家族做交易为目的而开设,但因为芒特迪瑟特岛及其周围有很多富豪的夏季别墅,所以没多久,这些富豪也开始在山中商会的代销店购买艺术品了代销店的顾客名单上,有小约翰·洛克菲勒和其第三子罗伦斯·洛克菲勒以及艾比的姐姐露西·奥德利奇。
除洛克菲勒家族以外,还能见到像普利策、范德堡、福特、梅隆、摩根等名声显赫的富豪大名[13]艾比和对收集日本美术品极感兴趣的姐姐露西一起收集日本的浮世绘和织物,山中商会也深深地介入姐妹俩的收集活动,而她们对山中商会的店员非常信赖。
露西曾几度游历日本和中国,艾比则频繁给旅行中的姐姐写信,信件中经常出现有关收集日本美术品的话题在艾比的信中,出现了山中商会纽约分店店员田中吉次郎和宫又一,而巴港分店则是由中川金正负责与洛克菲勒家打交道如以下几封艾比写给姐姐露西的信件,首先是1920年12月30日的信:。
昨天住在纳尔逊(洛克菲勒夫妇次子——译者注)家时,请田中先生到这里来看了我的版画收藏这半年中,我从他那里购买了6~8幅版画他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作品,价格亦是非常合理下周,让他把这些作品全部拍个照,然后把整套照片寄给你,这样你就了解我收集了什么样的作品。
[14]1923年2月10日的信:山中的宫先生15日从旧金山坐船回日本了他抵达日本的日期刚好和你抵达日本的日期相同我很喜欢他,他虽然话语不多,可一旦了解他,就会知道他和其他山中商会店员一样,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人。
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正直、判断准确且绝无偏见的人[15]1924年9月11日的信: 去过巴港一两次,见过中川先生,为你买了一件深蓝色袈裟实际上那不是袈裟,而是把一种有趣的布料裁制成像袈裟那样的衣服有龙的图样,我觉得有趣。
你要是喜欢,我该多高兴啊!中川先生这里,这次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艺术品,但有一幅极其美丽的朝鲜绘画,下周带上约翰,我想让他也看一看这幅画[16]1926年8月18日的信:昨天去了山中的店委托中川先生,如果他们有那幅朝鲜绘画的照片的话,希望给你寄过去。
他说,他虽然有关这幅画的照片一张也没有,但会写信给你他还说,他调查了一下,发现在巴港租一间小别墅,把朝鲜艺术品收藏整个都搬过来,要比在波士顿租一个地方打开行李便宜得多当然,他同时说要和你商量,表示你要是能到巴港来,他就这么做;你要是来不了,那就如当初计划的那样,在波士顿展览。
[17]艾比在山中商会的协助下,收集了800幅左右的优质浮世绘版画,而她最为自豪的就是喜多川歌麿的狂歌绘本《画本虫撰》对开的前五页,这些都是1916年被拍卖时,艾比以20美元买下的作品,她特别擅长挑选和收集那些价格不贵的版画。
1935年,艾比从这些版画中挑出700幅,捐赠给了罗德岛设计学院美术馆,然后把剩下的100幅捐赠给了费城美术馆[18]自1921年到访过日本和中国以后,洛克菲勒夫妇开始对收集佛像感兴趣艾比在她纽约的家中开设了“佛陀之间”,在那里展示佛像。
不过佛像雕刻和版画不同,价格不菲,因此承担购买佛像雕刻的任务就落在丈夫小约翰的头上夫妻俩在1920年代购入了几件中国佛像雕刻,山中商会也深深介入了这几次交易如现在仍然保管在原洛克菲勒宅邸凯尔凯特庄园中的白色大理石菩萨立像,虽然欠缺头部和两手,仍然以极其优雅的姿态而闻名于世,堪称是唐代佛教雕刻全盛期的代表作(图8),而这座雕像是洛克菲勒在1924年从山中商会购得的。
[19]
图8ˉ 大理石唐代汉白玉菩萨立像,曾出展到1935 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件号为2498,出自天龙山石窟,现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24年,山中商会以鉴赏作品的名义,把这尊雕像与另一尊佛教雕像送到了洛克菲勒宅邸,几个月过后,艾比完全喜欢上了摆放在家里的这两座雕像,央求丈夫小约翰把它们买下来,于是就购进这两座雕像,小约翰开始与山中商会讨价还价。
大理石菩萨像最初的价格是25000美元,另一尊观音像是15000美元山中商会在3月13日给小约翰·洛克菲勒的信中说:两尊雕像合起来的价格是40000美元,但可以打折25%,即以300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他。
[20]但小约翰在1924年6月13日的回信中写道:以可以退货为条件,现摆放在我家里的这两座佛像,我太太和我都感到放在我家的时间太长了我太太想把它们都买下来,而我本人则被那座观音立像所吸引,尽管如此,我从不认为被切断了头部和手臂的雕刻有多美,故不知该如何在观音立像和那座无头无手臂的雕像之间做出价格上的妥协。
考虑再三,我倾向于把这两座雕像都还给贵公司,但若贵公司希望我拥有这两座雕像,那体谅到我太太的心情,我愿意以25000美元的现金买下这两座雕像 小约翰·D.洛克菲勒[21]以下是山中商会纽约分店1924年6月14日给小约翰的回信:
6月13日信件已收到,非常感谢!我们认真考虑了阁下对这两座雕像的心情,关于目前摆放在阁下在西54街区10号府上的那两座中国雕像,我们愿意按照阁下提议的25000美元价格成交我们为阁下能成为这两座美丽雕像的主人而感到分外自豪。
致以万分感谢,今后亦请多多关照!白江信三[22]就这样,两座佛教雕像从山中商会最初出价的4万美元打了6折之后,成了洛克菲勒夫妻的收藏品[23]洛克菲勒夫妇在同一时期也购入了两件北魏金铜佛(铜制镀金,图9),可谓是北魏佛教雕刻的一流杰作,现在都收藏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那个时代的镀金佛造像大多是小型,而这两件却是大型,且结构复杂,其独创性受到很高评价
图9ˉ 两座北魏镀金铜佛中较大的一座,也曾出展到1935 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件号为641,现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两件中大一点(高约77英寸)的金铜佛造像背面,刻有524年的年代记录和铭文,从中可知这件金铜佛造像是父母为祈祷儿子来世幸福而制作的祭坛。
站列在祭坛中央的是弥勒菩萨,有着北魏时期独特的细长脸和凤眼,在其身后带有船形圈环的边缘,有九个衣带飘飘的飞天菩萨左右站列着其他菩萨,其两足下还端坐着菩萨除这些之外,弥勒菩萨左右有端着水盘侍候在旁的僧人,还有似乎马上就要从左右冲出来保护菩萨的雷神,以及互相对峙的两只狮子,端坐在离弥勒菩萨和其侍从的最远处。
另一件镀金铜佛高约59英寸,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其线条反而简洁,强劲有力该铜佛中央也站列着弥勒菩萨,其衣带让人感觉随意而流畅,带有动感围绕着菩萨背后光圈的天女共八人,最上头还有小小的佛塔弥勒菩萨足下左右分别站列一位僧人,他们的外侧则有背负光圈的佛教造像。
对这两件镀金铜佛,艾比在1924年12月6日给姐姐露西的信里,有如下的描述:11月中旬左右,宫先生从日本回来了……据宫先生说,中国形势非常糟,因此很难携带艺术品进来,但他给我带回了两件北魏时期非常出色的铜佛。
这是山中商会前年出售给Prince Matsokado的铜佛,但他在震灾中遭遇了很大损失,说愿意处理掉为了我的收藏,要是约翰愿意把它们买下来,那该有多好啊!这些铜佛非常贵,且不太符合约翰的嗜好,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24]上述信中所提及的“Prince Matsokado”可能是指松方公爵,但从在关东大地震中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一点来看,这个时候的松方公爵应不是指松方正义(1835—1924),而是其长子松方严(1862—1942),还极有可能是指担任川崎造船所总经理的松方幸次郎(1866—1950)。
山中商会通过川崎家族与松方家族也建立了亲密的交流关系,极有可能介入了松方严和幸次郎处置收藏品的事项,或者说这些收藏品原本极有可能就是山中商会出售给他们的至于这两件镀金铜佛是在哪里发掘的?与此相关的资料记录皆有出入。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44年出版的中国雕刻图录上,记载两件铜佛于1942年在河北省一个小村庄发掘出土,出土后马上被带到纽约,由洛克菲勒夫人于1925年购入[25]但这个说明与上述艾比信件中所述的,即松方家为了弥补关东大地震[1923年(大正十二年)9月]中遭遇的损失而不得不脱手这一说法互相矛盾。
另外,从附在山中商会寄给洛克菲勒发票中有关“两件佛像出处”的书面材料中,可看到对其不一样的说明依据这份资料,1918年8月17日,工人在河北省正定偶然发掘到“金佛像”(实际上是镀金),虽有很多人出面说自己拥有这些佛像的所有权,但结果是被当时担任政府要职的军阀王士珍运回了北京,放入仓库,后在1923年1月12日被山中定次郎购去。
此外,依据这份资料,佛像原来有4件,其中两件很重要,不久就出售给一日本著名收藏家,但该收藏家“最近由于命运变迁,无法保有这个自古传承下来的珍贵文物”[26]倒是这些说明与艾比信中所描述的内容更接近,但令人遗憾的是,山中定次郎从王士珍手中购得这些铜佛的详情不得而知。
前述桑原氏的小论中,有“昭和初期,由于山中定次郎苦心熟虑的结果,终于把河南省出土的5件镀金铜佛中的2件运到了纽约,因是洛克菲勒夫人热切想要,于是以22万5千美元被其买走”[27]的记述,但实际购买的价格不是22万5千美元。
也许这个金额当初是山中商会所期待的价格,但精明干练、极具商业头脑的小约翰·洛克菲勒擅长讨价还价,他使出浑身解数,以远远低于山中商会提议的价格买下了这两件铜佛价格谈判始于1925年1月14日至23日,最终以洛克菲勒全面获胜而告终,而且他们之间的交涉全是书面,以下就是这些耐人寻味的往来书信,笔者想在这里重现这一谈判过程。
亲爱的宫先生:我面前有贵公司1924年11月19日寄给我太太的关于那两件北魏时期铜佛的记录如果山中商会愿意以15万美元的价格把这两件铜佛提供给我们的话,我想买下来1925年1月14日 小约翰·D.洛克菲勒。
亲爱的洛克菲勒先生:收到阁下1月14日有关那两件北魏时期铜佛的郑重书信,阁下信中建议的15万美元这个价格,很遗憾,我们无法接受这个报价实在不好意思如此答复阁下来信,但希望阁下能理解敝公司的意愿如阁下愿意出价20万美元的话,我会马上向总公司发电报。
务请多多关照1925年1月15日 宫又一亲爱的宫先生:收到1月15日的来信,15万美元,我认为是我报的有关那件北魏时期铜佛的最高价了,若要再添5万美元,那根本不可能但考虑到我们与宫先生以及山中商会之间建立起来的长达多年的友好关系,我对宫先生提示的价格做一个让步,我想把差额除2,如何?若山中商会把这两件铜佛以17万5千美元的价格提供给我的话,我就买下。
1925年1月16日 小约翰·D.洛克菲勒亲爱的洛克菲勒先生:收到阁下1月16日关于北魏时期那两件铜佛的回信,首先感谢阁下体谅我们的心情,双方各让一步,取中间报价,即把前信中我方的提示价增加到17万5千美元。
关于这个报价,今早我已拍电报给总公司了,衷心祝愿如此出色的宝物能成为洛克菲勒夫人的所有日本方面回信一到,我会马上与阁下联系致以衷心感谢,并请多多关照!1925年1月17日宫又一亲爱的洛克菲勒先生:昨天早晨,我收到了日本总公司回信,因那是不太好的答复,故我再次给总公司去电,告知:“17万5千美元是洛克菲勒先生提示的最终报价,我们已尽了全力,希望能接受这个报价。
”今早,收到了总公司第二次答复,说:“如果洛克菲勒先生愿意支付(美国)政府的5%税金,我们接受他的17万5千美元报价”对于这么大笔的交易,我真的讨厌在细小问题上说三道四,但以上是我努力的结果,希望阁下能认真考虑此项提议,并协助交易取得成功。
请给予协助!1925年1月20日宫又一亲爱的宫先生:收到您1月20日的信件,针对那两件中国制的铜佛,我提议的17万5千美元是最终报价了对这些铜佛,我开始认为无论哪个美术馆都不可能出比这更高的报价了;而且我想你会同意我的想法,即你很难找到一个支付同样金额的买主。
我提议用现金支付,如若接受我的这个建议,我马上就备好与发票上金额相等的支票,而且我坚信日本总公司的人员如果给予理解的话,不会因为要支付给政府的这5%税金,而使得这笔交易泡汤吧如您所知,我太太被这些铜佛像迷住,对于我本人来说,这些铜佛像没有多大吸引力,我考虑的是让她高兴,才愿意出这个价格购买。
我的17万5千美元报价到星期一有效感谢阁下对此事的关切1925年1月22日 小约翰·D.洛克菲勒亲爱的洛克菲勒先生:收到阁下22日有关镀金铜佛的郑重回信我想告知阁下:我方接受阁下提示的有关那两件铜佛的17万5千美元的报价;而且由我负责来接受阁下出于善意而支付的17万5千美元现金。
敝公司总部最终接到这笔交易成功,而不是中途夭折的通知时,也应该非常高兴,因此,我本人为通过这笔交易的成立,从而使得我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在今后持续发展而感到自豪在此附上我的感谢之情的同时,也送去对洛克菲勒夫人的祝福,祝福她把这份世界无价之宝纳入她非凡的藏品行列。
还请多多关照!1925年1月23日宫又一[28]就这样,山中商会和洛克菲勒之间的讨价还价迎来终局,1月28日,山中商会把发票寄给小约翰,29日小约翰把支票寄到了山中商会在以下艾比1925年2月13日写给姐姐露西的信中,她的万分喜悦之情跃然纸面。
约翰是完美的圣人,他给我买下了两件北魏时代的美丽佛像,就是宫先生这个冬天给我看过照片的那两件铜佛,一段时期内曾是松方公爵收藏的作品他卖掉这些铜佛,是因为他在震灾中遭受了巨额的金钱损失,无法支付这些铜佛的款项之故。
这些作品的价格非常高,因此我绝对不能告诉别人它们的价格,但这些铜佛优美至极,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艺术品中最想要的[29]17万5千美元这个价格,若以2010年币值来换算的话,大约相当于214万美元(以1美元=85日元来换算,现在大约值1亿8千万日元)。
这个金额虽说是两件铜佛的价格,但在山中商会于美国出售的艺术品中属于最高价作为购买佛像的金额,17万5千美元在当时毫无疑问是破格的高价然而,小约翰·洛克菲勒在同一年从杜维恩兄弟公司以18万美元的价格购进了被视为波堤切利之作的绘画;又花掉14万美元买下拜占庭时期的微型古籍书。
在洛克菲勒购物笔记本上题为“特别购物”的这一项中,1925年,他就为购进艺术品总共花费了约38万美元[30]光看这一项,就可知作为收藏家的小约翰·洛克菲勒的预算规模有多大,也就不难察觉为何山中商会如此看重像洛克菲勒那样的顾客,即便与其进行讨价还价,最终也做出让步的理由了;甚至也能充分理解山中商会为何还特意跑到巴港去开设分店的理由。
三、从洛克菲勒家族流向公共博物馆至于上述那两件北魏时期的镀金铜佛,1939年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洛克菲勒家族那里购得山中商会在昭和十四年(1939)3月14日发行的第104号公司简报上,记述了详细过程洛克菲勒家的镀金佛
1924年,从河北省正定府附近的农田中发掘的两件魏[386—557(具体时间应是534年——译者注)]镀金祭坛佛,经由本商会,被纽约的洛克菲勒夫人购去,自那以后,这两件铜佛作为中国镀金佛中的杰作而闻名于世界。
波士顿美术馆打算花相当大的价钱,期待能买下此稀世之珍,为此,他们正秘密与藏家交涉不料,探听到此消息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恃他们与洛克菲勒家族关系匪浅,误以为洛克菲勒家族会无偿捐赠给他们,在此误会的基础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直秘密进行暗地操作,一来二往,此事给洛克菲勒家族添了很大麻烦。
为了一扫坊间对其家族的风评,洛克菲勒家族遂以12万美元的价格,将两件铜佛卖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交易取得成功可怜的是波士顿美术馆,他们期盼多年的这个珍宝居然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横刀夺去,对于该馆而言,不免有大鱼漏网之遗憾。
正应了西方谚语里所言,博物馆是艺术品的坟墓,艺术精品进入博物馆是好事,但对于商人来讲,赚钱的种子没了,却并非喜事[31]从以上内容可知,波士顿美术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间曾为这两件金铜佛展开了争夺战,最终其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获,但因为山中商会本身没有介入他们之间的交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入铜佛的价格是否真的是12万美元,还是一个谜;而且,公司简报中记载铜佛的发掘年代为1924年,但山中商会自己提交的材料为1918年,从信息不准确这点来看,上述简报内容有可能只是闲言碎语,并非反映真实情形。
不过,从“博物馆是艺术品的坟墓”,以及作品一进入美术馆,“对于商人来讲,赚钱的种子没了,却并非喜事”等叙述来看,与其说能从中得到什么可靠准确的信息,倒不如把这个简报内容看作是对山中商会营业者内心真实想法的揭示,这样更有意思。
译注1:本文译自朽木百合子著《東洋の至宝を世界に売った美術商》(修订版,新潮社,2013年9月出版)第8章内容为方便中文读者阅读,征得原作者同意,对标题、文中重要人物的生卒年、一部分注释和图片的说明做了调整和补充,并按照国内出版规则,将原文中使用的日本汉字均改为国内通用的简体字,译者在此对原作者以及提供图片的山中让先生深表谢意。
译注2:本文中频繁提及的日美两国公私立机构保存的档案文献,为避开重复,采用以下的略称:YAMA:代表山中商会大阪总公司保存的档案文献;NACP:代表保存于美国马里兰州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 at College Park,Maryland)的山中商会在美各分店的档案文献;
RAC:代表纽约市郊沉睡谷(Sleepy Hollow)洛克菲勒档案中心(The 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Sleepy Hollow,New York)保存的洛克菲勒家族相关的档案文献(Rockefeller Family Archives,Record Group 2,Homes Series)。
注释:[1]译者注:约瑟夫·杜维恩,英国传奇艺术经销商,出生于约克夏郡的哈尔1877年继承其父开设的美术品店后,大刀阔斧地开拓艺术品市场,把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刻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巨匠的作品销售到欧洲大陆,后又把公司总部迁移至纽约。
20世纪上半叶将大量欧洲古典艺术珍品带到美国出售,当时的美国富人们疯狂购买,任其出价,只因他的名字等同于欧洲古典艺术的试金石杜维恩也因其商业成功,被授予男爵爵位[2]《株式会社山中商会股东总会决议录 大正七年六月起》(YAMA)。
[3]同上[4]关于这个公司,详细参照作者原书第1章,第28—53页[5]山本真紗子:《唐物屋から美術商へ:京都における美術市場を中心に》,晃洋書房,2010,第158页[6]繭山順吉:《感謝》,私家版,1991,第9页。
[7]桑原住雄:《世界一の東洋美術商:山中商会盛衰记》,《芸術新潮》1967年第1期,第157页[8]参照前揭注2[9]Thomas Lawton,“Yamanaka Sadajiro: Advocate for Asian Art,”Orientations 26(January,1995):81-82.。
[10]John D. Rockefeller Jr.(ed.),Abby Aldrich Rockefeller’s Letter to Her Sister Lucy(New York,privately printed by the editor,1957),p.95(RAC).
[11]John D. Rockefeller Jr. to D. J. R. Ushikubo,December 21,1909,folder 1446,box 144,Record Group 2 Homes(RAC).
[12]Cynthia Bronson Altman,“A Family’s Love of Asian Art,”in A Passion for Asia: The Rockefeller Legacy(New York: Asia Society,2006),pp.67-68.
[13]“Bar Harbo Customers,1937,”RG 131 230 37/18/2-5,Boston Box 12(指NACP保存的波士顿分店档案文献)[14]Rockefeller Jr.(ed.),Abby Aldrich Rockefeller’s Letter to Her Sister Lucy,p.43(RAC).。
[15]Ibid,p.94(RAC)[16]Ibid,p.116(RAC)[17]Ibid,p.142(RAC)[18]Altman,“A Family’s Love of Asian Art,” in A Passion for Asia: The Rockefeller Legacy,pp. 61-62.。
[19]在前揭注Altman书的第118页中,记述这个雕像是在1926年购入,但在白江1924年6月19日的记事本上,却记载他收到小约翰支付给他购买两件佛像(原书语焉不详,可能指下文小约翰6月13日给白江书信中提及的观音像和这座无头无臂的大理石佛像——译者注)的25000美元(发票开票日期是6月16日),故本文以1924年为大理石佛像购入之年。
另外,这个大理石佛像是艾比作为赠给次子纳尔逊的礼物而购入,后纳尔逊·洛克菲勒把这个雕像遗赠给了凯尔凯特庄园Altman,“A Family’s Love of Asian Art,”in A Passion for Asia: The Rockefeller Legacy,p.118。
[20]“Memo to Mr. R. JR,”March 13,1924,folder 1446,box 144,Record Group 2 Homes(RAC).[21]John D. Rockefeller Jr. to Yamanaka & Company,June 13,1924,folder 1446,box 144,Record Group 2 Homes(RAC).
[22]S. Shirae to John D. Rockefeller Jr.,June 14,1924,folder 1446,box 144,Record Group 2 Homes(RAC).[23]译者注:洛克菲勒夫人曾把其中的汉白玉大理石雕像出展给皇家美术学院在1935年11月举办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in London,1935-36),展件号为2498,欧美观众为其优美之姿所倾倒。
参照Editorial Committee: Leigh Ashton(Secretary),R. L. Hobson,C. B.,Basil Gray,Oscar Raphael(eds.),The Chinese Art: A Commemorative Catalogu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Royal Academy of Arts November 1935-March 1936(London: Faber and Faber,1935),Plate. 63。
[24]Rockefeller Jr.(ed.),Abby Aldrich Rockefeller’s Letter to Her Sister Lucy,p.126(RAC).[25]Alan Priest,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44),p.29.
[26]Yamanaka & Company,Invoice to Mr. John D. Rockefeller,Jan 28,1925,folder 1446,box 144,Record Group 2 Homes(RAC).
[27]桑原住雄:《世界一の東洋美術商:山中商会盛衰记》,《芸術新潮》1967年第1期,第160页[28]John D. Rockefeller Jr.,to Mataichi Miya,Jan 14,1925; Mataichi Miya to John D. Rockefeller Jr.,Jan 15,1925; John D. Rockefeller Jr.,to Mataichi Miya,Jan 16,1925; Mataichi Miya to John D. Rockefeller Jr.,Jan 17,1925; Mataichi Miya to John D. Rockefeller Jr.,Jan 20,1925; John D. Rockefeller Jr.,to Mataichi Miya,Jan 22,1925; Mataichi Miya to John D. Rockefeller Jr.,Jan 23,1925,folder 1446,box 144,Record Group 2 Homes(RAC).。
[29]Rockefeller Jr. ed.,Abby Aldrich Rockefeller’s Letter to Her Sister Lucy,p.129(RAC)译者注:这两件铜金佛也被艾比出展给1935年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大的那件展件号为641,小的那件展件号为752。
参照Royal Academy of Arts(ed.),Catalogu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in London,1935-6(London: Royal Academy of Arts,1935),p.48,p.55。
[30]Memorandum of Special Purchase(of 1925),March 13,1926,folder 1446,box 144,Record Group 2 Homes(RAC).
[31]《山中商会社报》第104号,昭和十四年(1939)3月14日,Boston Box 22,RG 131 230 37/19/2-5(指NACP保存的波士顿分店档案文献)[美]朽木百合子,旅美日裔作家。
范丽雅,东京大学博士,“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研究班员本文原刊于《美术大观》2023年第3期第54页~60页。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做什么业务员好(做什么业务员好呢)墙裂推荐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反馈,并及时回复和解决客户的问题。其次,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客…
-
新互联(新互联网三巨头)不要告诉别人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股票正站在新一轮配置窗口的上佳时点。2022年10月底以来,港股科技、互联网等相关板块,开启快…
- givenchy打火机(givenchy打火机价格)万万没想到
- 副本官员什么时候刷新(梦幻西游副本官员什么时候刷新)新鲜出炉
- 高中数学趣味题(高中数学趣味题及答案)全程干货
- 厦门远华红楼揭密(厦门远华红楼还在吗)这样也行?
- 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减肥(湖南卫视播放的减肥是真的吗)不要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