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不到了)不看后悔
若不是亲身体会,职高毕业的王力不会知道,“提升学历”竟如此轻松。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在招聘平台上找工作时,“10个公司中有8家问我有没有本科
若不是亲身体会,职高毕业的王力(化名)不会知道,“提升学历”竟如此轻松去年年底,职高毕业的他花费1200元,就买到了“全套本科学历证明”——印着他名字的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及一份成绩单、一张学籍注册登记表和一份毕业生就业推荐书。
花1200元买到上述证明文件,王力觉得“挺值”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在招聘平台上找工作时,“10个公司中有8家问我有没有本科学历”据王力说,没有这些假证书,他连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机会都没有今年2月,他也确实以假证书为“敲门砖”,获得了一次入职机会,尽管那份网络运维的工作只持续了一星期。
真假“民教网”在互联网上,标榜有快速“提升学历”渠道的商家不难找到在某社交平台上,法治周末记者随意选择了一个发布了多条“提升学历,快速拿证”相关短视频的账号,随即以“购买本科学历”为由添加了其微信向“民办学历教育老师”进行咨询。
之后,这位“老师”给记者发来了一份“2021全国民办学校”名单,并报价“大专1300元,本科1400元”,且“三四天即可出证”据这位“老师”介绍,上述民办大学、职业院校的学历“在学校官网、民教网‘双网可查’”。
他还提醒,“在找工作应聘时,大部分企业都是认可的,但不可用来考公务员、进国企”据了解,学信网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唯一网站那么,民教网又是一家什么样的网站?法治周末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民教网”3个字,发现多个域名不同、但均简称为“民教网”的网站。
点开其中一家网站后,记者发现,在网站首页显示有一则声明,称“本网站仅对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的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开通平台信息服务,也绝不参与任何涉及出售和制造民办学校证书的违法行为,敬请社会各界监督”。
经法治周末记者查询,一份甘肃省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作出的刑事裁定书显示:“被告人张某1雇佣被告人郭某建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民教网’)网站,提供虚假学历信息上网查询服务,聘用被告人靳某、张某2协助其从事信息录入审核等工作,又吸收被告人史某等人收集、上传、录入虚假学历信息,从中非法牟利,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告人毛某办理虚假高校毕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其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事业单位印章罪”。
从另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同年作出刑事判决书中一位被告人的供述中,则可还原证书信息如何登上“民教网”的过程:“如果客户需要在互联网上查到的话,我会把客户信息录到中国民办教育网(简称:‘民教网’)上”,“我只是从QQ群里购买的‘民教网’的二级后台账号和密码。
我买了5个,一共花了3000元”,“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二级后台后,找到学校名称后在下面添加学生信息,如果没有学校名称就自己添加一个学校名称”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之所以有网站发布这样的虚假信息,是因为缺乏有力的监管。
因此,需要监管部门发起净网行动,清查这些发布虚假信息的网站他认为,更应强调的是,想要提高自己学历的学生要持有正确态度,花钱去买所谓文凭的行为本身也是弄虚作假要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需要完成相应的课程来达到相应的培养质量。
花钱买来的文凭没有任何含金量机构打造“完美求职者人设”王力做过健身教练,当过辅警辞职后急于找工作期间,他被一张印着“北大青鸟”标识的培训机构宣传单吸引在这份宣传单上写着,“让学员在学技能的同时拥有学历证书”。
2021年6月,王力通过培训机构宣传单上的咨询电话报名参加了该机构的“网络运维工程师”培训,培训期6个月这期间,他向该机构缴纳各项费用近4万元经过半年的培训,此前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王力觉得自己对所学知识仍“一知半解”,也曾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机构承诺的“月薪一万起”的网络运维工作。
而学习群里,机构老师不时分享已毕业学员成功应聘的“好消息”,这串不断更新的“高薪”数字暂时打消了他的顾虑培训期满前,该机构组织学员们参加了“阿里云”认证线上考试,就在开考前,老师给他私信传来了考试答案不久后,王力收到了这张“阿里云”颁发的证书。
王力说,为了让学员顺利找到工作,机构的老师还会为他们“优化”简历经机构老师精心打造后的简历上,王力之前的工作经历全部被替换成了根本不存在的项目管理经验,专业技能一栏也被专业术语填满:“熟练掌握阿里云的环境搭建以及部署操作;熟练掌握Windows/Linux操作系统(Centos6、Centos7),熟悉中间件(tomcat、Nginx)在Linux环境下集群的安装与部署……”在采访中,王力向法治周末记者承认,“简历的内容全是假的”。
有了“完美”简历和“阿里云”颁发的证书,机构老师提出了最后一个建议——购买假学历,理由是“没有本科学历,就找不到好工作”就这样,凭着机构为其打造的“完美求职者”人设以及假学历,王力很快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网络运维经理”工作。
这份工作月薪14000元收到公司的入职邀请后,王力很兴奋,但心里更多的是忐忑他反复问自己:“我到了那儿后,露馅儿怎么办?”入职一周后,因为不能胜任工作,王力自动离开了公司而据他了解,像他一样入职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辞退或自动离职的培训机构学员还有很多。
有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此类培训机构让学员自愿报名,但却不告知学习网络运维技术有门槛,没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并不适合这种课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也学不会机构只能通过降低课程难度,手把手地教一点皮毛,最后学员掌握的只是一些初级命令。
如果去正规公司应聘,学员在面试环节也通不过即使获得了‘阿里云’的证书,他们也没有对应的能力某些机构的推销模式就是骗不懂的人”只要交钱,就可“免试入学,全程挂读”?不久前,一项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在各类两会议题中,就业创业(74.0%)是受访者最期待的两会议题。
而存在性别、学历、是否应届等就业歧视(68.0%)是受访者觉得在就业领域让自己犯难的事在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的背景下,提升学历也逐渐成为职场中低学历群体的迫切需求和王力经历相似,“00后”张小羽也曾在求职路上遇到“坑”。
2020年年底,张小羽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则“高职扩招”广告,发布广告的公司称可以办理免试入学的全日制大专入学手续在张小羽与该公司工作人员的沟通中,后者表示:“通过助学点报名,免试入学,全程挂读(不用去学校),保毕业。
”信以为真的张小羽加了该公司微信后,先交了2000元定金,后跟他们签了一份合同,又交了6000元一段时间后,张小羽再咨询,公司以疫情推迟报名为由让他等等直到今年3月,张小羽还是没有报上名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在上述短视频平台上,张小羽联系到了多个和自己有同样遭遇的网友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在机构发给张小羽的合同中写到,“甲方负责乙方报名、考籍注册、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学习指导、证书发放等工作”,并“提示”:“为了避免给合作项目运行制造人为干扰,乙方承诺在开始培训辅导后直至取得证书之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当地教育部门及上级主管机关咨询考证和进度。
”
王力购买的“全套本科学历证明”受访者供图据了解,2021年10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不得出现“无需学习”“无需上课”等虚假违规内容,不得出现“快速取证”“免考包过”“考不过退款”等对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盈科全国教育与校园安全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程知音分析,上述机构的广告属于虚假宣传,同时可能涉及到违规招生制造假学历还会涉及到私刻公章,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对于学生来讲,“走捷径”的想法也存在一定过错学生要通过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拿到相应的学历,作为成年人,对于这些行为应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律师霍明亮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学历造假现象,无论是制假贩假,还是购买假文凭、使用假文凭都是违法的他认为,要杜绝学历造假问题,不仅要依靠法律的惩戒,还需要去探究学历造假的深层原因。
从目前的用人机制来看,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很多用人单位做不到不拘一格降人才霍明亮表示,用人单位通过最直观最简单的评价方式去筛选人才,也就是通过学历来设定门槛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知识含量较低的岗位也设定了很高的学历要求。
当岗位和我们录用的人才学历、专业不匹配时,显然造成了人才浪费,这也迫使一些劳动者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学历,有的甚至不惜采用了违法手段如何去完善人才选拔和人才选聘机制值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劳动者提供假学历被企业聘用,一旦被用人单位发现,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其劳动合同将被认定无效。
如果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还面临赔偿责任此外,很多单位在劳动者入职前,会对其进行背景调查如果劳动者与上一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是因为学历造假造成的,那势必对其未来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霍明亮补充说。
“把文凭当成一种生意的做法动摇了教育的公平性和秩序”熊丙奇认为,通过“运作”让学生拿到文凭的机构属于违规经营,而“免考包过”之类的信息满天飞,也折射出监管不力的问题如何治理学历造假乱象?熊丙奇指出,首先监管部门应该严查网络平台、自媒体发布的虚假广告信息,查处、取缔进行违规经营的学历继续教育机构;其次,高校要守住底线,引导受教育者选择合法正规的机构,并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另外,受教育者也应转变观念,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而是关注教育质量与自身的能力提升。
“民办教育扩大了人们可选择的求学机会,推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取得货真价实的学历提升值得鼓励但取得文凭的难度和它的含金量是相当的,‘免考包过’等广告对于民办教育的形象是一种严重伤害,会导致对民办学历的歧视,认为学历提升就是‘花钱买文凭’。
违规操作之下,没有真正的受益者”熊丙奇说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原题/《记者调查“提升学历”乱象:1200元买“全套本科证明”;培训机构考前发答案》来源: 法制网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字)全程干货
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有一位年轻人,他听说邯郸人走路,姿态优雅,样子很美。走在大街上,孩子,青年人走路各有特色,走路的样子都很好…
-
侍候的拼音(譬如的拼音)这都可以
蝉 花苞 娇媚 棱镜 粗犷 睫毛 衣裳 铃铛 端庄 静谧 屋檐 凄冷 化妆 莅临 造访 吝啬 淅沥 干涩 草垛 绿茵茵 咄咄逼人 高邈 畦。10…
- 焕发生机(重新焕发生机)干货分享
- 浙师大教务处(浙师大教务处处)学到了吗
- 自考笔记(自考笔记确认都写了,但没签名)满满干货
- 海南医学院怎么样(海南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燃爆了
- 北京市房地产职工大学(北京市房地产职工大学研究生)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