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中东指哪些国家(中东欧指的是哪些国家)干货分享

我们都知道世界有东西方之分,但是东方被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还有东欧,这些地方之间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却被西方人一股脑地放在“东方”这个栏里,正所

中东指哪些国家(中东欧指的是哪些国家)干货分享

 

我们都知道世界有东西方之分,但是东方被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还有东欧,这些地方之间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却被西方人一股脑地放在“东方”这个栏里,正所谓东方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就是西方人给自己看不起的国家和民族的一个统称,所以后来就兴起了一个“非西方”的称号,用来与西方文明相区别,只要不是西方的,就是非西方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概念。

西方的来历之前说过,因为新大陆发现之前,旧大陆上的文明中,西欧文明处于最西端,于是自命西方,把自己东边的文明全都放在东方这个筐里那么,世界上除了这个西方文明之外的其他文明,那毫无疑问也就是非西方了,我们现在看看它有几个组成部分。

首先呢,非西方的代表,不是咱们国家,而是那个最像西方人的,也就是东欧或者说中东欧这个地方,一般把它叫作东欧-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但是这样其实不合适,因为东欧不等于斯拉夫,斯拉夫也不等于东正教,而且东正教的希腊,严格来讲算近东,跟俄罗斯并不在一个单元内,所以这块地方,我们就叫它中东欧文明好了。

东欧文明是非西方的第一个模块,以各种混合文化为主要特征,是西方的头号敌人和心腹大患范围有多大呢?广义上来讲,你看看冷战时期的东欧阵营,基本上那个阵营就是,有的时候更广义上要包括整个德国和奥地利,莱茵河以东就不是西方了,

但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三国算西方这块地方的特征是陆权文明,与西方的海权文明不同,别看长得像,骨子里一点儿都不像也正因为不是西方人但是至少表面上更接近西方人,拥有堪比西方的强大军事力量,因而成了西方的头号敌手,现在基本上德意志被勉强接纳,像波兰这些地方,其实并没有接纳,你看波兰这些国家,它强调西方性,一定要强调自己是西方的,那为什么英国不强调这一点?英国为什么不被怀疑不是西方的?这种做法就是急于同俄罗斯做切割,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这块地方带有浓厚的亚洲性质,像捷克首都布拉格,它竟然来自蒙古语,你查看蒙古的地图会发现蒙古境内一大堆带有布拉格三个字的地名匈牙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匈奴,无论它和匈奴也没有关系,现在总之就是用的这个名字,也无怪乎梅特涅说出了维也纳就是亚洲了。

西方的这个边界从来没有变过,东欧从未真正融入西方再比如芬兰,它在冷战时期应该算是一个独立性较高的苏联卫星国,也是亚洲语系的,还有爱沙尼亚这些国家的特征与西方都不同,强调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陆权理论、集体主义、极权政治和强人政治,语言要么是斯拉夫语系,要么是来自亚洲的语言,宗教上其实很淡薄,也没有共同点,是一种奇怪的一神教、多神教和无宗教的混合体,与西方形像而神不像,与西方的冲突也是最多的,它们中最强大的俄国被西方视为整个“东方”或者说非西方的宗主国,视为其最大的敌人和心腹之患。

非西方的第二个部分是大名鼎鼎的近东这块地方,基本上和东罗马帝国的领土重叠,后来北非阿拉伯化以后,再加上北非和阿拉伯半岛,那么基本上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重叠包括希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还有土耳其,也包括之前的古埃及、腓尼基这些上一代的文明,还有亚美尼亚这些南高加索民族,某种程度上还有埃塞俄比亚,这些统统属于近东。

这块地方呢,是地中海文明的起源地,而西方就来自地中海,所以严格来讲这是西方人的精神故乡,但是西方人非常自命不凡,把近东本地的老住户都贬低得非常厉害,这个地方近代以来衰落得也很厉害,至今虽然有所起色,但仍然处于低谷,内部分裂,矛盾重重,成了世界上最乱的地方,在西方的理论中,西方人认为它们衰落的原因是“东方化”,也就是学了更东方的波斯帝国的专制统治才衰落了,以前的雅典多么厉害等等。

第二个板块是近东,与东欧是死对头,与西方矛盾也不小,但近来多为西方盟友于是西方就对这个地方产生了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一面认为它是东方的,是落后的,另一面又认为毕竟自己的这些东西大多来自这里,像希腊啊,以色列啊,古埃及啊,包括阿拉伯啊,还有腓尼基等等。

于是西方以美国为代表,常年在这个地方搞嫁接,意图使它们“重回西方”,要“重建罗马帝国”,造成了什么后果大家也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言了近东本地人呢,和东欧是死对头,无论是土耳其也好,还是闪族各国也好,就算是希腊,也不和苏联站在一边的。

东正教也没起什么作用这个地方的文化特征是“东部教会”,包括希腊东正教、东方正统教会和伊斯兰教逊尼派,还有犹太教,都可以包括在广义的东部教会里,是亚伯拉罕世界的东半部,也是非西方中在文化上与西方交流最密切的一个,外形上好像不如东欧接近西方,内在上其实比东欧接近,与西方矛盾重重,但经常携手共同对抗东欧人。

当然如果东欧人暂时衰退下去了,二者就会展开死磕非西方的第三个部分是中东,没错这才到中东,而且不要误解,人们印象上的中东已经在近东那儿说过去了,阿拉伯是近东,伊朗才是中东,有人说那不一样吗?那不一样西方人曾经也觉得没多大区别,于是近东和中东的界线模糊化,但是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两个地区的问题放在一个地区解决,造成了二战后的死结。

把阿拉伯和伊朗分开看,能看出不少实质性的东西奥斯曼帝国几百年,和波斯帝国早不一样了,波斯文明是印欧人,虽然后来闪化很厉害,但是底子还在,而且它是和印度更接近的东部印欧人,存在很多亚洲成分,与欧洲人不一样。

在宗教上他们是拜火教,后来伊斯兰化以后,弄了一个什叶派,据研究就是拜火教的内容裹上一层伊斯兰的外壳,说白了就是近东接近欧洲,大伊朗地区接近印度,而中东,其实只能指大伊朗地区,包括中亚这儿从这个地方开始,不再有那种像东欧和近东一样的与西方纠缠不清的暧昧关系,完全是亚洲风格了。

纵然伊朗人看起来很像阿拉伯人,也是白种人不假,但是内里上已经越来越亚洲,那种印象上的缠头知道吧?是不是印象上那是阿拉伯人的?实际上不是,阿拉伯人是包盖头,那种缠头的头巾从伊朗开始,越往东越多,往西不是没有,但是更多的是类似古罗马大袍的包盖头,就是那种游戏上的刺客服,那才是近东,比较一下沙特和伊朗的服饰区别就能明显地看出来。

近东人裹一个盖头,说那是西方的刺客也有人信,但是从伊朗开始,那种风格开始居于少数再往东,开始进入远东的地界首先是南亚,主要是印度伊朗和印度其实更接近,和阿拉伯其实不大接近印度北方人也是雅利安人,亚洲印欧人,南方是棕色人种的混血,这块地方是婆罗门的地盘,一般人提到印度想到佛教,其实佛教要更往东一些,南亚有自己的婆罗门文化体系。

它和伊朗的原生文化很像,都有种姓制度,伊朗也有类似的教士-国王-平民-奴隶四级制度,再往东的东亚有一个有点儿类似的士农工商四级制度,虽然不严格,日本也有类似的种姓制度,可以说种姓制度是区分地中海与亚洲大陆的一个分界线。

另两个板块是伊朗和印度,伊朗更接近印度而不是阿拉伯,但印度更自成一体印度人比较奇葩,但是也有一套,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和伊朗是亲戚,印度文化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印地语为主要语言,占比46.3%的印度斯坦族也就是雅利安族为主体民族,其他各泛雅利安或中亚民族加起来一共72%,南部的达罗毗荼人25%,另有少数黄种人和矮黑人,在世界上自成一体。

是个大量混血的民族,但白色人种还占多数非西方的第五个部分,这才到中国中国东部主要是儒释道三教一体的世俗化文化,西部主要是藏传佛教文化,共同形成了一个中国文化区,严格来讲这个区域不包括日本其特征是农牧二元性,西北的游牧文明和东部的农耕文明共同结合成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独具一格。

第六个部分是东南亚地区这个地区内部分为三小块,中南半岛上的南传佛教区,马来群岛上的马来-伊斯兰地区和独立的西化菲律宾其实还有更小的单元,比如新加坡互相之间文化和种族差异都很大,但是仍然由共同的地域特性结合在一起,这个地方基本上是东盟的地盘。

不适于以宗教、语言和民族来区分东南亚国家,它们的共同认同是东南亚这块地域有点儿类似东欧,但是内部整合比东欧好多了第七个部分日本它有自己的独特文化,特征是天皇崇拜,然后有自己的本土信仰的神灵,佛教在日本也很独特。

还有自己的独立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它的语言没有亲缘语言,文字有汉字影响,但最终还是和其他汉文化国家不一样日本文化是世界文化树上的一个独特分支,它不属于任何体系,它自己就是一个体系另外太平洋岛国帕劳可以属于日本文化圈,这个国家相当亲日,而且岛上还有很多神社和日本元素。

还有一个有争议的部分,即中亚到北亚这一带有一个草原游牧文化区,但是鉴于该地被俄国、中国和伊斯兰三者压缩,所以除了游牧之外很难找到它们的共同特点这个部分的大部分已经被俄国合并,原来的萨满教和胡人语言也已经所剩无几,所以这块地方一般不被纳入考虑。

不过细分之下,它还是存在中亚的草原游牧区和更北部的森林渔猎区,甚至再往北还有因纽特人,但基本上还是把它们合并在俄国的体系之中比较好

亚洲东部分为东亚、东南亚和日本三个板块,图为日本文化元素这是旧大陆的情况但是非西方还不止于此黑非洲,它也是非西方黑人主要分为苏丹族系和班图族系,前者肤色漆黑,后者肤色浅黑,在宗教上分为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和原始宗教四个部分,在语言和基因上就五花八门了,语言上的复杂性恐怕最认真的专家也望而生畏吧。

另一个部分是美洲土著,主要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其实比黑人更落后,西方殖民者到来的时候黑人有很多已经发展出铁器时代的工具,而印第安人还停留在铜器时代,印第安人目前已经被大部替代了,但是印第安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还存在于世。

说起印第安,就不得不提拉美这个地方是伊比利亚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产物,但是以伊比利亚人为主,但是基于一滴血原则的逻辑,西方一般不接受它,而它也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它发展出了一种军权文明,是从南欧带过来的,但是这东西在南欧只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很不重要,但是在拉美却成了拉美文明的典型特征,拉美大量的军政府和军国主义政权表明这个地方正在走上一条独立的文明之路,固然这个文明弊端重重,军阀体制,它是伊比利亚军政府体制和印第安本地文化结合的产物,混合了伊比利亚和印第安的文化,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明,它当然也属于非西方。

还有一个地位非常低,比因纽特人地位都低的地方,南太平洋土著区这个地区,土著人口大概700余万,范围很大,大半个太平洋和大洋洲都是这个地区的,最大的国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属于棕色人种这块地方的自然条件限制过于突出,导致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发展出什么高等文明来,因为自然条件不允许,出了门就是大海。

也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国,比如斐济和汤加,汤加还建立过汤加帝国,想象以下一群微型岛屿的帝国,横跨南太平洋,也是很厉害了,奈何自然条件如此像我们熟知的澳洲土著啊,新西兰毛利人啊,都是这个群体的你看,非西方有几块?不细分的话,大约11块,细分之下,东南亚最少分三块,再加上游牧文明和渔猎文化区,甚至因纽特人单算一个单元,16块不止。

各种亚非拉土著也属于非西方,图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是拉美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非西方的概念非常广泛,说实话,要是说东方没有共同之处的话,那非西方这个概念同样存在缺陷,因为差异实在太大了你能想象俄国人甚至德国人可以和毛利人或者复活节岛人相提并论吗?除了它们都不是西方这一条?虽然西方人是坚决不接受东欧,但是要是毛利人看来,那些金发碧眼的东欧白人不就是西方人吗?。

非西方中,据说存在180个国家,其实还不完全,差不多接近200个,加上欧洲的袖珍国,西方国家其实也才26个,注意在这里希腊和波兰这些国家都不是西方的以色列也不是,西德二战以后勉强是,东德冷战以后勉强是全球民族2000多个,西方才几十个民族?。

这说明什么?真正的西方人其实很少,西方国家中的少数族裔严格来讲绝大多数也不算西方人,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欧洲北部的维京-盎撒人,一定要是海洋民族,德国都算异类另一个是南欧的拉丁国家,但是拉美的混血儿不算。

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白人,其实才7亿人口四亿日耳曼三亿拉丁,其他全是非西方人口东欧人曾经产生过联合其他人颠覆西方的秩序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但是失败了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东欧,和近东这两块地方,和其他的非西方文明是不一样的。

严格来讲,拉美也不一样,因为它们三个,都带有西方成分西方排斥它们,和西方殖民欺侮其他人是不大一样的,对于拉美更多地是嫌贫爱富,但是在文化上也好,在其他地方也好,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冲突与东欧和近东的冲突虽大,但是性质和其他文明的冲突不一样。

西方人对东亚,乃至对南亚,对于亚非拉的土著人口,它是歧视,种族歧视,你弱看不起你,没有别的意思但是对于东欧和近东,西方人不大敢歧视,更多的是恐惧,是防备,西方人认可它们的实力,但是认为它们的存在对自己是个威胁,因而一定要削弱它们,对东欧尤其如此。

这个概念依然极其泛化而不准确,其中一些文明尤其是欧洲和地中海东部,含有巨大的西方成分然而东欧人和近东人有自己的想法,西方很强大对他们未必是坏事,他们也是白种人,也是环地中海文明发展起来的,西方人按理也是他们的亲戚,只不过嫌贫爱富还有防备实力罢了,那么与其反对西方,何不加入西方或者成为西方的盟友,宣扬东西方一家,共同分享这个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注意这里东西方一家可不是和我国或者和亚非拉土著一家,而是地中海东部和西部,乃至欧洲东部和西部一家,所有的白人文明都成为西方,这是东部白人的主张这样一来导致什么呢?俄国人在宣扬颠覆西方秩序,俄国麾下的东欧卫星国却在拼命向西方靠拢,俄国在近东宣扬反西方理论,近东各国意见也不一致,亲西方的势力很大,以色列也好,土耳其也好,乃至后来埃及也好,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宣扬自己的西方性,好像它们也是西方的家里人一样,这样就导致非西方阵营中有实力的靠近西方,不靠近西方的缺乏实力,那要是问为什么靠近西方就有实力呢?那是因为西方发展出了工业文明,离西方越近接受的东西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先发优势,有的时候问题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其他的几个相对接近西方的亚洲国家,伊朗、印度和日本,都表现出骑墙的态势,不要相信它们眼下的态度,五十年后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但是无论如何,它们不会被真正接纳,伊朗或许有机会,印度没有机会,日本只能被控制,一旦脱离控制,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我们看到非西方就由几个接近西方但不是西方的文明,以及各种独立的亚非拉原生文明或者文化所组成,内部依然没有统一性,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不是西方,但是这代表不了什么,它们不是西方但它们可能因为自己与西方的相似性而成为西方的盟友,只遭受政治和经济歧视而不遭受文化和种族歧视,这是不一样的。

这个态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世界的其中一个层次的矛盾所在冷战结束了,世界的矛盾从东西方的对立变成了西方和非西方的对立,而西方虽然人少,但是拉一派打一派,一样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非西方人数众多,但难以形成合力,实力也不足。

此概念的本质依然是东西方的对立,非西方中本身包含西方盟友和与之对立的东方,图为英俄博弈,西方与东欧西方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很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西方的不少学者甚至政治家都发表过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非西方世界在俄罗斯的领导下进行颠覆西方的活动,东欧、伊斯兰和亚洲联合起来反抗西方,日本翻脸了,以色列脱离了,希腊又为俄罗斯说好话了,乃至德国又和俄国勾结了,亚非拉纷纷追随斯拉夫人了。

在西方人的想象中,似乎维也纳以东和直布罗陀以南的整个世界都是充满了危险的,而俄国似乎要成为非西方世界的主人了,这一想象有时集中于土耳其身上,有时集中到我们身上,但是主要是俄罗斯这个概念反映了西方的排外和对其他地区国家的不信任,在不久的将来,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范式,还将继续下去,但它的本质更多地是一种人为构建的产物而不是事实,严格来讲即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东方,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非西方,倒是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地中海世界,如果你看看东欧和东地中海地区狂热的西方崇拜,你就会发现它们更适合放在一起,而亚洲各国,比如中国和印度,根本没有什么共同点可言。

其实西方人心里明白,但他们嘴上就是会这样说,这是西方的自黑传统,一定要说自己快不行了,西方的势力是最大的,东欧、近东、拉美乃至伊朗印度日本,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和西方成为一体或者站在一起,亚非拉的土著才是越来越虚弱的。

如果你打开电视,新闻上的大鼻头永远比小鼻头的人多,浅肤色的人永远比有色的人多,西方为什么是移民国家?他们不断从这些东部的白种人国家里吸纳移民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而这些国家大都也乐于宣扬自己的西方成分,说是反西方,俄国也好,近东也好,哪个理论不是来自西方的?拿着西方自己的理论反西方,能成功?所以

在西方和非西方对立的表面之下,还有一个隐藏的大西方版图,大西方的对应物是有色人种大西方就是西方把东欧俄国吸收过来,盟友,把拉美吸收过来,把近东、中东乃至印度的高种姓都吸收过来,把日本也吸收过来,当这些地方的西方成分占有优势时,看看世界上完全不能被纳入西方的地区,是不是只有黑非洲和东亚了?黑非洲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只剩下东亚,西方人是嘴上说着非西方要崛起了,其实一直在搞大西方战略,这一点不可不知,苏联其实败于相似的逻辑之下。

在这种逻辑之下华人就会变成最被敌视的群体所以东方人自然喜欢非西方的概念,其实也有个词叫“大东方”,它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这样的一个逻辑:西欧和东亚是完全不能调和的两类人,而完全体的西方要由北美来主导,反之另一方要由东欧来主导,北美-西欧与东欧-东亚,是这个世界的两极,中间都是争取对象,这就是所谓的东西方之争。

也是东西方的边界

东西方对立的本质是西方与东欧和东亚的对立,而二者的分界线就在中东和近东的边界上,图为扎格罗斯山而争取的中间地带,其实现在也很明显,就在那个中东和近东的分界线上,近东归西方,大伊朗归东方,现在其实再清楚不过,东方是欧亚大陆,西方是环大西洋。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分清楚近东和中东区别的原因,那个地方不是什么东西方模糊的地区,它有边界倒是东欧边界更割裂一些,但是也是有边界的,这就是世界历史的奇妙之处,仔细往后观察,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我们现在每一天,还都在观看东方与西方,或者说非西方与西方之间的冲突和博弈,这就是历史本身。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是@蓝海动能,会经常与大家分享中外历史知识,欢迎 关注 并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