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花(洛阳牡丹花图片)快来看
每到四月,作为洛阳人,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别的地方,牡丹是尊贵的“花魁”,可在洛阳,牡丹往往是被 “无视”的,她是我们从小到大的“行道树”,路边
每到四月,作为洛阳人,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牡丹好看吗?”“你们洛阳牡丹到底怎么样啊?”“不错啊,可以去看看……”“去王城公园、洛阳国花园看看就知……”对洛阳人来说,回答这些问题,总是语塞牡丹对我们来说,陷入了“审美疲劳”。
别的地方,牡丹是尊贵的“花魁”,可在洛阳,牡丹往往是被 “无视”的,她是我们从小到大的“行道树”,路边的“花圃植物”,马路花坛里、学校操场边、家里楼下、路边小公园里,到处都是盛开的牡丹
最近,电视剧《司藤》火了,长得明艳的女明星,常会被冠上“人间富贵花”的名头其实殊不知,牡丹才是最早的“人间富贵花”元代诗人吴澄诗云,“风前月下妖娆态,天上人间富贵花”,咏的就是牡丹从古至今,为何这么多文人墨客咏叹这朵“人间富贵花”?洛阳人眼里的牡丹又是怎么样的呢?。
赵媛| © 撰文蓝家夏夏| © 版式人间四月属牡丹一到四月去洛阳,就能体会花山花海的感觉汽车驶入洛阳市,路两侧出现许多卖牡丹盆花的摊点,越往洛阳市中心走,花会的氛围便越浓小时候印象,一到四月,洛阳就像又过了一个年。
一年一届的牡丹花会是国内最早的节庆之一,也是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此时,街道上两边花坛里牡丹争相盛放,来看花的人熙熙攘攘,到处悬挂着迎宾的横幅和装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节日的喜庆
城区内的中华牡丹园、洛阳牡丹园等10多家牡丹园前的停车场均爆满,排成长龙的车辆只好停靠在马路两侧看花必去的王城公园更是人潮涌动,人海盖过了花海,挤掉鞋、丢了娃都是常事,据说每年王城公园管理处都能捡到很多遗失的鞋。
说美,确实是美。
牡丹之美,在于其明艳繁复所彰显的大气、雍容、华贵牡丹是为数不多,在北方盛放的花朵最大的花卉之一,花型硕大、色泽艳丽的牡丹花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和对春天的想象另外窃以为,人们爱牡丹,也是爱春天秋冬寒色,万物枯槁,牡丹盛放的粉红嫣然,一扫冬天的萧瑟,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慨叹春天终于来了。
如果是成片的牡丹,开放起来更是气势惊人有人说,兰或者梅绽放,如一美人遗世独立,而牡丹绽放,则富丽堂皇,如群美毕至了这也导致洛阳人再去其他地方,看到孤单的几棵牡丹,总会傲娇说一句“比起我们洛阳牡丹,差远了”。
在洛阳国花园等这些大型的苗圃,如果你见识一下几十亩牡丹同时绽放的浩荡与气势,才会明白什么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就像唐代诗人徐凝的那首:“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洛阳花的古与今牡丹,其实也叫洛阳花说起洛阳,最易联想的词就是牡丹和龙门石窟“哦,洛阳,知道,就是牡丹花那个”洛阳人自我介绍,往往离不开牡丹。
牡丹,确实是洛阳最大的IP之一千百年来,洛阳以盛产名贵牡丹和家家户户种植牡丹而成为千古昌盛、永葆芳华的“花都”牡丹,对洛阳来说,还有一重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13个封建王朝在这里建都,然而,千年岁月的巨潮早已把煊赫一时的帝王将相们冲刷得无影无踪,只有牡丹,千古常新的牡丹常在,为这座古城昭示着美、生命力、创造力。
别的地方种牡丹是稀缺,而洛阳人种牡丹是日常。
洛阳人栽培牡丹开始于隋朝公元604年,隋炀帝建都洛阳,开辟方圆200里的“西苑”种植牡丹和奇花异卉小时候,我们去游玩的西苑公园,其实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牡丹园到了唐代,洛阳的宫廷寺院、富豪宅第和民间,栽培、观赏牡丹已十分普遍,牡丹已深入寻常百姓家。
白居易在《买花》这首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洛阳人对牡丹的狂热迷恋:“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当然,那时候人们狂热喜欢牡丹的稀缺品种,特别是贵族,为了一株牡丹一掷千金。
白居易也发出“一株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慨叹一代女皇与牡丹的恩怨说起牡丹,绕不开的一个人还有武则天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清代文人李汝珍的《镜花缘》中讲述,冬日的皇宫非常的冷,尤其是傍晚的时候,女皇武则天正在喝酒暖暖身,忽然闻到一阵花香,原来是腊梅花开了。
腊梅都可以开,武则天便要百花在寒冬开放
百花摄于武则天的权利,不得不从命一夜之间百花盛开,但唯有牡丹抗旨不开,没有屈服在武则天的威严下武则天醒来看到满园花开大喜,在看到牡丹时勃然大怒,随即就将牡丹贬至洛阳牡丹到了洛阳之后就昂首开放,武后知道此事,更加大怒命人烧死牡丹。
因为这种牡丹在武则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刚,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后来经过洛阳人的精心培育花儿更红更艳了,后人起名叫“洛阳红”小时候纳闷这个传说有些伪诈,这故事虽歌颂了牡丹不畏权贵,不屈淫威的精神品格,但却误导后人:一似乎洛阳牡丹只是从当年的长安遭贬而来;二似乎武则天与牡丹冰火不容。
但其实并不是历史
历史事实是:早在传说的武则天称天后贬牡丹前七八十年前,杨广篡位称帝的次年(605年)五月,炀帝在洛阳修建西苑时,就从易州(今河北易县)引进了牡丹南宋学者王应麟在《海山记》记言:“隋帝辟地二百亩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
这标志着中国牡丹由野生阶段过渡到园林种植牡丹从此落户洛阳皇家花园,一开始就带有富贵气历史表明,河洛地区不仅是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而洛阳更是中国牡丹栽培的园圃之源那么,小说家和民间艺人们是根据什么素材编成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呢?在《全唐诗》中有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一诗。
其诗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怀着不满女人做皇帝的偏见,宋代吴淑根据字面意思,将此诗演化为武则天贬牡丹故事,其所著《江淮异人录》载:“武后诏游上苑,百花俱放,牡丹独迟,遂令贬于洛阳。
后洛阳牡丹甲天下也”再后,到清朝,李汝珍又将其编入章回小说《镜花缘》诗和小说都有丰富的想象和蔑视权贵的诉求,因此广为流传这样,根据“妖妄,不足信”之资料编写的武则天贬牡丹于洛阳的故事,便从宋朝流传至今几近千年。
宋人的诗词,明清的小说,流传的民间故事,把武则天刻画成与牡丹冰火不容,其实也是借故事吐槽武后,与历史相去甚远据舒元舆《牡丹赋》说:“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则天)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
”武则天还从自己的家乡的珍稀品种移到都城来武则天对牡丹,不仅没有恨而怒贬,反而爱之有加,对牡丹的栽培、发展做出了贡献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相爱相杀”说到牡丹,还有个不得不提的地方是菏泽洛阳人出去,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诘问:“都说你们洛阳牡丹甲天下,但菏泽人说曹州牡丹甲洛阳。
”宋代,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曾有一句为洛阳正名:“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可现代,菏泽与洛阳牡丹之争却逐渐显性化九十年代之后,跟洛阳大力发展观赏牡丹比起来,菏泽作为牡丹圈“后起之秀”以种植为突破口,放大规模效应,来势汹汹。
与洛阳牡丹比来说,菏泽的牡丹似乎更注重经济价值菏泽古称曹州,处于北温带,碱性沙土,适合喜旱不喜阴的牡丹的生长据说,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十几万亩,规模惊人前些年,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的纷争还曾上升到城市PK的角度。
我上学的时候,双方曾一度争得不可开交但后来因为评选国花,洛阳和菏泽团结起来,取得了皆大欢喜的结果换另外一个角度,这场牡丹之争也是场双赢的战争如同明星喜欢炒CP,女明星喜欢艳压,从心理学来说,二者争先比一者独大更有看头。
用现代传播学的理论,有挑战才有话题,有话题才有关注,有关注才有流量和市场这场牡丹之争其实就是一场“相爱相杀”,牡丹如果火了,引起了全民兴趣,其实不分洛阳与菏泽另外,洛阳与菏泽牡丹,各有所长洛阳的牡丹,已不单纯是一种花,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美的切面,是千百年来全民对美的追求与喜爱,是诗人的咏叹,帝王的传说,民间的故事,是即使历经战火,人们依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菏泽牡丹,则是栽培,是产业,是苗圃,是经济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菏泽牡丹已经逐渐从单一的观赏牡丹,拓展到食用、药用、保健等多个领域,已然是牡丹产业一条龙了在经济社会的当下,菏泽人对牡丹的经营意识,的确是洛阳人应该学习的。
回到文章开头,随着牡丹花会开幕,看着朋友圈里不少外地客发的牡丹的美图,又再度发现了牡丹的美看着粉红嫣然,在风中颤动花瓣的牡丹,心里不禁还是感叹:牡丹还是真美牡丹的美,在于雍容,在于大气,在于毫无保留把春天的讯息通过花带给你。
现在每到过年,家里都会给送几盆牡丹现在的种植技术,已经可以让牡丹真正在寒冬绽放冬天里看一株活泼绽放的牡丹,就会意识到,春天不远了对离家在外的洛阳人来说,牡丹更是一种乡愁,一种思念,一种寄托,一种家乡的颜色和气息。
画家齐白石,画了一辈子花鸟鱼虫晚年的他,曾说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肺腑之言,他说,我画了一辈子身边的花草,平凡的草虫,到了九十多岁我才明白,我画的原来是和平啊牡丹也一样,她之所以能成为“人间富贵花”,不在“富贵”,而在她开的是和平的生活,是岁月的静好,是我们期望的每个人都可以安享时光的“太平盛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简介赵媛,洛阳人,前媒体人,现品牌媒介人。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剑门关(剑门关景区景点详细介绍)燃爆了
李白的文章,从小学习,其的《蜀道难》即便不会背全篇,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些名句还是会背几句的,今年春节…
-
成都限号(成都限号时间2023最新限号规定)太疯狂了
#2023成都火锅食材用品展##火锅食材展#5月25-27日,2023成都火锅展将在2023年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开展期间成都市…
- 世博展览馆(世博展览馆家博会)硬核推荐
- 宝泉风景区(宝泉风景区旅游攻略一日游)居然可以这样
- 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学到了
- 西伯利亚大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难以置信
- 北京特产(北京特产礼品送人)硬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