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大明湖景点介绍)怎么可以错过
如若问:古代,济南端午节哪里最热闹,此非大明湖莫属据清乾隆《乾隆历城县志·地域考·风俗》:仲夏月,五日,书门符,悬艾虎,系彩丝,黍角相餽士大夫携酒泛舟,作折筒饮,即小民亦携壶,剧
如若问:古代,济南端午节哪里最热闹,此非大明湖莫属据清乾隆《乾隆历城县志·地域考·风俗》:仲夏月,五日,书门符,悬艾虎,系彩丝,黍角相餽士大夫携酒泛舟,作折筒饮,即小民亦携壶,剧饮树下“携酒泛舟、作折筒饮”亦即碧筒饮之处,大明湖是也。
而且,济南碧筒饮每年开始时间,正在端午节焕然登场

今年端午,大明湖莲叶田田,荷花绽放照片据《爱济南》之一:李攀龙《五日和许傅湖亭䜩集二首》试析谈到大明湖的端午宴集,济南人首先要谈到的,应是他们最为喜爱且崇拜的,明代济南先贤、大诗人李攀龙的《五日和许傅湖亭䜩集二首》。
李攀龙(1514—1570),号沧溟,字于鳞明代济南人他九岁丧父,家境贫寒,勤奋读书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其后升员外郎、郎中这期间,他参与了吴维岳、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与王世贞、谢榛、徐中行、宗臣、梁有誉等结识,正式形成“后七子”文学团体,李攀龙成为一代文坛领袖。

李攀龙坐像嘉靖三十二年(1553)秋,李出任顺德知府,有善政,三年后升陕西提学副使,因与上官陕西巡抚殷学不和,又有感于数次地震,遂谢病告归隆庆元年(1567)李攀龙出任浙江按察副使,不久擢为河南按察使,因母卒扶柩归乡,并因哀毁得疾,后心痛病突发病逝。
葬于济南柳沟(今北马鞍山之东)李攀龙一生创作了1400余首诗歌,各体兼备,尤以七律成就最高,堪称明代之冠冕王世贞誉其诗品之高为“峨眉天半雪中看”(《漫兴十绝》);胡应麟称为“高华杰起,一代宗风”(《诗薮》)。
李攀龙的诗“高华矜贵,脱弃凡庸”(清 沈德潜语),而往往含义深远,索解为难他的《五日和许傅湖亭䜩集二首》也是这样我们且看原诗:城头片雨悬客醉鹊湖边酒奈榴花妬,人堪桂树怜五丝还令节,双鬓抵流年莫蹋王孙草,淮南赋已传。
青樽临北渚,一为故人开。此事成今昔,浮云自往来。花间移枕簟,镜里出楼台。忽就投湘赋,深知贾谊才。(《沧溟先生集》卷之六 五言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沧溟先生会友图 王河作五日,即阴历五月初五是为端午节济南人在大明湖上携酒泛舟,并采取多种形式辟邪祈福、以及水域竞渡等来纪念在这一天投江的诗人屈原许傅,即许邦才,为德王府长史,故尊称其为“傅”李攀龙此诗为许邦才《湖亭宴集》的和诗。
许邦才(1514—?),字殿卿,号空石明代济南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乡试第一,声名甚著,而此后却四上春官不第嘉靖三十二年谒选直隶赵州知州,改调永宁知县,后来改为德王府右长史,三十八年母丧守制,服阙,改任周王府右长史。
许邦才工诗,有才名作品有《瞻泰楼集》十六卷,《梁园集》四卷,另有与李攀龙往来诗篇《海右倡和集》六卷然而,许邦才之诗文别集,均未见传今人多由《盛明百家诗》《皇明诗统》《列朝诗集》《山左明诗钞》中见其诗作,总数不及百首。
湖亭,疑即历下亭,李攀龙谢病回济后曾捐资修葺当时,历下亭尚在大明湖岸边(至清康熙年间始由山东盐运使李兴祖迁建于湖心),故称“鹊湖边”,鹊湖,大明湖之称谓也第一首,“城头片雨悬,客醉鹊湖边”,是说城头那边已经飘起了阵雨,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二位好友在湖亭的豪饮,大约二人在一起,总是要喝个一醉方休的。
“酒奈榴花妬,人堪桂树怜”,奈,奈何,无奈;榴花,五月为榴花盛开的季节,称“榴月”,此处则指榴花酒,品位极高,为美酒之代称桂树,汉淮南小山《招隠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卷兮枝相缭”,言桂树夭矫高耸,令人敬仰。
宋朱淑真亦有《桂花》诗,为世传诵:“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许邦才与李攀龙志趣相投,交谊甚厚,且为儿女亲家(许之长女嫁李之次子李驯)二人均好酒,许邦才嗜酒更为有名,李攀龙赞他:“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
“狂杀王门客,空亭日啸歌”(《和殿卿白云亭醉歌》)而许邦才则称自己:泉畔狂吟花下眠,春来常负酒家钱无端赢得人传说,谑浪还如十载前(许邦才《春日再过泉亭四首其三》)因为好酒而“无端赢得人传说”,称其“谑浪”,此足见许邦才作为“酒徒”名声之大。
而同样好酒的李攀龙自然会站在好友一边,“榴花”“桂树”,前者谓许邦才好酒,无奈招人妒忌;后者赞其人品堪当桂树之美,令人崇敬怜爱“五丝还令节,双鬓抵流年”,五丝,五彩之丝,端午节习俗,人们在此日以五彩丝缠臂,名长命缕。
令节,佳节诗人慨叹,在端午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人们缠五彩丝以求长命,然而,毕竟岁月不饶人,你我二人斑白的双鬓便无情地记下流年光阴的鲜明印迹呀!“莫蹋王孙草,淮南赋已传”,典出汉淮南小山《招隠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淮南小山,生平不详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酷爱艺文,广招名士当时如“八公”、“大山”、“小山”都是他府中的宾客,但姓名已不可知《招隠士》最早见于王逸《楚辞章句》,是模仿《楚辞》的作品篇中写孤寂的山中景物,希望潜居在山林的贤士及早归来,是后世招隠诗之祖。
王孙,一说为屈原,因屈原是王室后裔另一说则泛称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显系殷切盼望出游在外的王孙归来后亦常用作思慕远游未归者的典故而“莫蹋王孙草,淮南赋已传”,则有李攀龙更深之意蕴在焉,它影射许邦才已由“三年饥走荒山道”(殷士儋《殿卿有德藩右史之命,余闻喜不自胜,再用杜句为十绝寄之》)的永宁知县归来老家济南,并荣任德王府右长史的事迹,他因此而为好友庆幸不已。
二人之间感人的深厚情谊可见一斑

李攀龙湖上衔杯弄白云图 韦辛夷作第二首,北渚,北渚亭,宋代曾巩所建,取杜甫诗“北渚临清河”之意;一说为北极台(王培荀《乡园忆旧录》),一说为今之小沧浪一带(阮元《小沧浪笔谈》)首联“青樽临北渚,一为故人开”,意即美酒与胜景,都一应地为我们这对老朋友准备好了,请享用就是。
情绪愉悦而感奋而颔联却又将情绪导入幽谷,显得有些摇曳不定,含而不露,令人回味再三:今天的湖亭宴集已能分割出今日、昨夜之别(意谓成为历史),而天上的浮云却在径自飘来飘去诗人摒弃议论,他只是着意描绘人事与天象这两种不同的意象,这其中下一“自”字,尤为神来之笔,许是让人体会人事之匆促、局限与天象之自在、廓大,从而以形象的营造引发出读者深远的哲思。
该联以“此事”对“浮云”,以“今昔”对“往来”,极其工稳妥帖接下来,诗人情绪又复明丽、张扬,宴席中的客人不断地在香花丛里更换着座位,因为如同明镜的大明湖水映照着亭台楼阁、水榭长廊的倒影,只有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夏日明湖的姿容吧。
最后一联,“忽就”,指一挥而就;投湘赋,指贾谊《吊屈原赋》,此处诗人以许邦才喻指贾谊,称赞他像西汉大文学家贾谊那样文思泉涌,才思敏捷该诗深邃且灵动,情深意长,充满了对大明湖仲夏美景的描摹与热爱,以及对朋友之间真挚情谊的抒写与赞扬。
之二:端午佳节,明湖谁是风月主济南端午,荷叶田田,榴花照眼;正值此时,一场文化盛宴——碧筒饮,也在济南泉湖之上如约而至大明湖是济南的风景名胜,也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最喜聚会和诗酒唱酬的地方明末,济南名士叶承宗,便写有多首端午节泛舟明湖畅饮碧筒的诗作,令读者于夏日读来,清新怡人,余韵不尽。
叶承宗(1601—1648)字奕绳济南人博学多才,通经史子集,工南北词曲明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其后七上春官不第,乃奋力于学其间受历城知县宋祖法之属,搜罗佚闻,取刘敕旧编《历乘》,更正补缀成崇祯《历城县志》十六卷。
入清,登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临川县知县五年,江西总兵金声桓叛乱,攻击临川县城城破叶承宗自尽而亡叶承宗著有《泺函》十卷

书影:叶承宗《泺函》十卷崇祯末年,叶承宗写有《端午薄暮同诸友泛舟明湖》:良辰理桂棹,薄暮放舟时芦隙回风细,舟行觉月随长堤乱萤火,宿鹜隠涟漪莫漫停浮白,碧筒未可持(清友声堂钞本《泺函十卷》卷一 五言律诗)。
端午一大早便备好了船只,然而偏要等到“薄暮”时才放舟开船,其目的显然在于明湖泛月了果然,那湖上月夜景致非同一般,芦苇之中,有微风穿过,倍感清爽,而美妙处还在于,明月仿佛跟着游船一同前行,月色水光,诗意无限。
更兼湖堤上有明灭闪烁的萤火,涟漪后有隐藏安眠的野鸭子只是,诸位朋友且不要停下你手中的酒杯,因为我们未能喝上碧筒饮呀为什么未能“持碧筒”呢?是今年荷叶尚小,或者夜间采摘不易?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诗人未曾说明,我们也就不好瞎猜了。
不过,时隔不久,诗人再次来到了大明湖上,弥补了上次的遗憾,其诗题便是《碧筒饮》:葭岸维舟处,相将泛碧筒羽传香柄曲,鲸吸翠盘空杨柳骄人醉,芙蕖妬脸红伊谁知此乐,惟许郑公同(清友声堂钞本《泺函十卷》卷一 五言律诗)。

大明湖小沧浪 王琴摄影维舟,系船停泊羽传,插羽之传;插羽,古代军书插羽毛以表示迅急也香柄,荷的茎,酒自荷叶进入茎中,人吸之,酒味杂莲气,其香无比翠盘,荷叶雅称,将荷叶放置在砚格上,盛酒二升,以簪刺叶,使与柄通而传饮之。
郑公,即在济南发明碧筒饮的北魏正始年间(504——508)齐州太守郑公悫诗人说,在大明湖苍茫蒹葭岸边的游船停泊之处,诸位好友相伴开始了向往已久的碧筒饮,一个“羽传”,一个“鲸吸”,将众人迫不及待、鲸吸牛饮的情状充分展示出来,甚至,连湖上的随风飘舞的杨柳都在笑他们酒醉后的癫狂,而红花的芙蕖则在妒忌他们被酒刺激的红脸了。
然而,只有他们,方能知道自己的快乐,还有,是发明了碧筒饮的郑公悫心里明白呀!第二年,叶承宗依然乐此不疲地来到大明湖上,许是这年的暑热天气,莲荷长势喜人,所以他与好友王仲伸提前三天便来到湖上,享受泛舟游湖与碧筒饮的快乐了。
我们看他的《端二日同王仲伸明湖偶泛》:莲叶田田皆出水,柳莺深护啄花嘴乞得邻家酒正美,一艇直泛湖西里葭菼如帷障芳芷,菡萏仙仙初作蕊荷叶为卮香沁齿,翠盘满泛珍珠髓醉后歌惊双鹭起,笑将余沥觞舟子(清友声堂钞本《泺函十卷》卷四 歌)。
原来是,他是从邻居家里求得美酒,来到大明湖上享受清风明月与碧筒饮的,这诗是以“歌”的形式出现的,写来轻松洒脱,自由自在,正如诗人此刻的心情相一致你看,他在酒醉之后,豪吟不止,连湖里的鹭鸶都被他吓得远走高飞了;而且,他俩喝晕之后好生豪爽,竟然将“乞来”的美酒剩余部分全部犒劳了船夫,而且,笑眯眯的可爱……。
清初,幕游山左的浙西才子有大明湖诗《秋日同王江栖、褚西山、牛竹溪游历下亭》云:湖山毕竟归诗主,风月还邀入醉乡。以此绘叶承宗之形状之声口,堪称妙绝!来源:风香历下举报/反馈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大明湖(大明湖景点介绍)奔走相告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风景名胜区。它不仅是济南市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
-
天堂寨(天堂寨自驾游旅游攻略)满满干货
天堂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是“安徽省五个最美的地方”之一,景区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 伊宁(伊宁旅游攻略五日游)燃爆了
- 长乐(长乐贷)学到了
- 惠州巽寮湾(惠州巽寮湾酒店预订海景房)这样也行?
- 新罗免税店(新罗免税店app)满满干货
- 无锡旅游(无锡旅游景点攻略)硬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