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cda格式(cda格式怎么播放)难以置信

为何只听PCM格式的CD?因为当前市场99%以上的原生录音与再制母盘都是PCM格式,其他如DSD或更高规格音乐档案,以及新/再版的黑胶都是以PC

cda格式(cda格式怎么播放)难以置信

 

为何只听PCM格式的CD?因为当前市场99%以上的原生录音与再制母盘都是PCM格式,其他如DSD或更高规格音乐档案,以及新/再版的黑胶都是以PCM母盘所转制...

採16bit/44.1khz PCM格式的CD这套德国大厂DG的Orphee et Eurydice SACD为例;其内页标明原生录音采用的是24bit/48khz的PCM格式,而非DSD格式

德国大厂DG的Orphee et Eurydice SACD

原生录音采用的是24bit/48khz的PCM格式这就是CD至今仍难以让人割舍的原因:压印在原版CD数据面上的CDA文件(目录文件名),才是当今市售主流数字音乐载体中,真正的第一手,未再经过转档/转存的最完整PCM母带数据

再以大家都熟悉的蔡琴--老歌为例;当年第一手模拟母带在台湾知名的白金录音室以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转换成了16bit/48khz的PCM格式DAT(第一版原始数字母带)后,跨海委托日本三洋刻录为16bit/44.1khz的CD母模

(最完整的PCM数据)再压印出许多子模,最后以这些子模压制生产CD光盘

因此只要是"正版",当然更好的是首版,早期版的高质量CD光盘,数据面上所压印出来的凹凸长短沟槽,就是最完整的第一手PCM数据

压印在原版CD数据面上最原始完整的PCM数据差异在于读取结构是否有能力以最理想状态将这些第一手数据完整地读取出来而具备这种"理想"能力就是许多无解码功能的纯CD转盘敢标出数十万售价的底气与真功夫了

要价数十万,却只有读取光盘数据单一功能的日本Esoteric(TEAC) 纯CD/SACD转盘当然有人会说曾昙花一现的DVD-A与刚起步的BD-A也都是最完整,规格甚至比CD更好的PCM格式载体,另外还有已完全退出家用市场的DAT

曾昙花一现,采高规格24bit/96khz PCM格式的的DVD-A但众所周知的是DVD-A早早就宣布失败停产,而DAT则是弃守了家用市场

已退出家用市场,采高规格16bit/48khz PCM格式的DAT录音带以上这两种音质极为优秀而且硬件兼容性高的载体之所以推广失败原因,并不是音质上的问题,相反的许多玩家在当时都大力称赞这两种采更高规格PCM格式的DAT与DVD-A所播放出那极为优异动听的音质,更胜DSD格式的SACD

许多能兼容CD,DVD-A,SACD的播放器不过就如许多对终端消费者友善的理想商品一样,反而无法在生态链环环相扣的商业市场,经过许多利益分配规则的”不完美妥协”下存活,再加上DAT与DVD-A就如CD一样有容易被复制的"致命"缺陷而遭到多数唱片公司抵制提早认输收山了

目前在家用以及专业领域都不受青睐,采用硬件兼容性极差的DSD格式SACDPCM与DSD格式差异可参考:CD的美妙新境界——DSD或PCM刚投入市场,采高规格24bit/192khz PCM格式的BD-A显然怕重蹈SACD的悲惨命运,目前只针对追求高音质享受的音响玩家小众市场有些经典的老录音来象征性出版,而不是有盗版风险的主流音乐,我想原因除了高音质聆听市场萎缩外,会购买这类高规格音乐软件的买家应该是不会去买盗版品的

(这套DG出版的DON GIOVANNI BD-A其实还附带了3张原始16bit/44.1khz PCM的CD片)

刚进入市场的高规格PCM音乐载体BD-A因此对于需要利润来维持经营与创作的音乐出版者(商)来说,实体媒介(如CD,黑胶,BD-A等)相对的数据安全性与回放,复制门坎保障,以及实体所附带的通路,代理商交易利润,仍然才是他们最愿意将作品"更完美呈现"的音乐载体

真正原汁原味的实体音乐CD作家蒋勋:品味这个词,实际上是说的是一个人如何去做选择;如果你总是在饥饿的追逐,那你永远不可能拥有品味品味是在检查我们是否能对已存在的东西感受到了满足感...

作家蒋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