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流末(降本流末原意)这都可以
《论语》年轻的时候,我一度很反感孔子,因为翻了翻他那本《论语》,都是类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朋友来看你,这不是很开心嘛?
《论语》年轻的时候,我一度很反感孔子,因为翻了翻他那本《论语》,都是类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朋友来看你,这不是很开心嘛?)”这类看着很废话的文字,要么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温 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样逻辑牵强的话,甚至还有“无友不如己者(别跟不如你的人交朋友)”这么阴暗的话我读不下去了,认定孔子就是古代君王为了维护统治而推上来的教条先生过了许多年,岁数渐长,品尝了世间的许多甘苦,我又开始寻找人生的答案。
再次拿起《论语》,一字一句的读,才发现孔夫子真圣人也许多年前的误解,来自于自己的无知无畏,也来自于自己人生经历的浅白,最后,也来自于学者们糟糕的解释今天,我写这篇文章,将以《论语》为例,探讨如何解读古人经典。
我的知识和学问不足以为任何人的老师,其中难免存在种种纰漏看文章的你,姑且把我当做你的小同学,把我这篇文章当做课后作业的分享如果真的能对你有所启发,那是我最开心的事
三角定位法三角定位法,无限接近真相所谓三角定位法,是数学方法,或者说几何方法美剧《毒枭》里,警察曾经监听毒贩的手机信号,当第一次截取信号时,得到的是毒贩与信号基站的距离这意味着那个基站半径一圈圆周上每个点都可能是毒贩。
第二次监听,又得到一个圆圈这个和第一个圆圈的公共部分,是一条线段,锁定了毒贩就在这条线段上第三次截取信号,用得到的第三个圆圈和前面的再取公共部分,就得到一个精确的点,于是终于确定了毒贩的精确位置这种定位方法叫做“。
三角定位法”那么,这对于我们研究古人经典有什么意义呢?古人的经典,如《论语》,是几千年前的孔子的话被弟子记录下来而成我们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圣贤的思想,而思想到语言再到文字,已经经历了两次损耗失真又因为古今语言文字的流动演变。
在文字上面又损耗一次从读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经历去解读这些经典,又会因为认知基础的差异再次损耗……于是,今天我们学圣贤的思想,存在很多误读的可能而三角定位法,为我们精确的定位古人思想,回归圣贤本意提功了可能。
第一步,以字解经从文字的起源,从每个字的原意和引申意结合时代和环境,缩小精确到比较接近本人表述的意思第二步,以经解经通过作者在同一书内的思想,相同流派人的思想,同一时代不同流派人的思想,去画圆圈取得公约数,找到贴近本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意思。
第三步,以心解经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是一样的人古人爱,我们也爱,古人恨,我们也恨古人饮食男女,我们也饮食男女古人思考人生,我们也思考人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人生经历和烦恼,其中必有与古人相应之处,以此解经,可以越过文字词语的藩篱,直抵圣人心意。
甲骨文文字成了“扼杀思想的刀”研究古人的书,离不开研究当时的语言文字所以汉代有训诂之学的兴盛,清代有考据之学的流行尽管这种研究是好的,但是任何一种思想和方法都可能走向极端训诂考据之学的弊端是,仅从文字词语的纸面意思去解读经典,以此为纲,统帅一切。
以儒家为例,为什么从孔子到曾子,曾子到子思,子思到孟子,这种圣贤之学的脉络断流了?——因为儒家思想本来就不仅仅是一种纸面上的理论啊所以读到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读到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时
,学者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了,勉强的描述成“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和“这种浩然之气就是最浩大,最坚强的一种气”孔孟如果看到今天人们这么解读他们的思想,一定要哭晕所以到了宋元明清,特别是明朝之后,儒家的学说就越来越僵化,变成了教条。
其中明代,朱元璋把自己本家朱熹的学说官方化,让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儒生都必须以朱熹对四书五经的解释为唯一标准,否则都算错,考不上举人当不成官。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孔子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孟子等等也不是他们是修行人,以修身和践行为第一。
至于《论语》等等,只是他们在修行之余的言语的记录所以我们不能把孔子孟子等同于后世的读书人否则,你无法理解孔子那些深奥的话,比如“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看不懂孟子为什么一直要强调“浩然之气”,那其实是孟子的炼气感悟。
研究文字和词语是好的,但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所以研究语言文字是解读经典的第一种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种方法“以经解经”原汤化原食,以经来解经文字能框定的意义是一个模糊的范围就像我们平时说“干”,可能是干杯,可能是打架,还有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东西没有水分。
如何进一步确定意思,就需要研究语境、背景信息那么最好的背景就是这句话本身出自的经典,和相关的经典不仅要从字词角度研究,更要注意把握文字背后看不见的思想和灵魂以《论语》开篇第一句为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只研究文字词语,那么解释出来是这样的: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如果真的这么解读孔子,如此废话,你我都可以是圣人了。
而实际上应该如何理解?——这是教人在修身学道之中自得其乐,不做功名之想,不患得患失所谓学而时习之,乐在实践也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乐有知音也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为功名而烦扰也依据其实就在《论语》其他章节孔子的思想在书里是不断。
重复、回还、递进的,因此这本书自己给自己的意思做了很多备份,只待我们细心发现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箪食瓢饮综合以上,颜回“不改其乐”这个乐,不正是学而时习之的乐?再如一直被暗黑解读的“无友不如己者”,所谓“别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重,是自信的意思君子不重则不威,是一个人如果不自信,就必然自轻自贱,那么就散发不出蓬勃的气场,因此别人也会看轻和忽略你无友不如己者,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要自信过度成了自负过则勿惮改,是说交往之中,自信必须有,自负不能有,发现自己错了,不要粉饰逃避,要敢于面对,承认错误并且改正。
对“无友不如己者”历来有许多争议,有说别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有说别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其实这两种解释未必不通,但是不能孤立的解读,否则容易引起误解可以解释为“不要总是为了衬托自己更厉害,而专门与不如自己的人为伍。
”,或者“不要和自己的价值观强烈冲突的人为伍”对“不重则不威”的解读,也一直存在不够贴切的问题不重,常常被解读为“不庄重”结果成了“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这么解读看似文字上也没有大问题,但是一字之差,可能就和圣贤本意天地悬隔。
重,应当由心所发,是内在品质,而非外在修饰而“庄重”一词是外部可见的修饰因此,这句话可能引发许多流弊那些前一秒还翘着二郎腿咧嘴笑,后一秒见人来就整整衣服领子,眼睛上翻,声音提高八度的假正经先生们,或许就从这句话的误解而来。
所以,抛开以上解说,按我之前辨析的理解,整段话前中后的逻辑是连贯的,环环相扣,并且与《论语》全书的思想吻合孔子是在告诫弟子要自信的同时要谦虚,不要争强好胜,也不要自轻自贱用心做钥匙,打开真实义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为什么我们会赞叹孔子,赞叹孟子,赞叹老子庄子?无非是他们说出了真理,讲出了我们心里能感知而无法表达的那个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圣人都是相通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像同一条黄河因为地势而分为不同支流而我们与圣人也是相通的,五千年前的太阳和月亮,三千年的太阳和月亮,一千年前的太阳和月亮,与此刻你我头上的太阳月亮,是同一个太阳月亮。
古人的烦恼,就是今天你我的烦恼圣贤的心事,就是你我的心事从这个意义上把握,我们就有了打开古人和圣贤内心的一把钥匙,我们的心就是那把钥匙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四个字我们常常用,但是对于它的主旨是模糊的第一步,从文字方面训诂从甲骨文金文中去摸索它的原意前人考证了多重意思后选择了其中一说:器具,器皿所以我们翻看《论语》注本,到了这一句,解释就是“。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这显然是我们不能满足的第二步,于是我们以经解经,在《论语》,乃至《孟子》乃至跳出儒家去道家的《庄子》里探寻它的内涵君子不应当把志气仅仅放在现实的事情上,应当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即《周易·系辞上》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即孟子所谓“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即孟子之“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君子不应当沦为工具,应当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即庄子所谓“圣人不从事于务”君子不应当局限自己,即“毋固
”(《论语》),应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器具、器皿第三步,应当把前两步的理解代入到你和我的当下生活中古人的烦恼,就是你我的烦恼放眼今天的社会,我们问问每个人的理想是什么?房和车这就是器世间啊!我们生活,只为了活着我们奋斗,只为了保障今天有多少人还会关注自己是什么,世界是什么,还会关注道德是什么,仁义是什么?甚至人们连“。
怀胎十月、乳哺三年”的生身父母也不关心今天的人们追求房子和车子,追求高薪和面子,追求新鲜刺激的饮食娱乐,追求被人看的起看的上……这一切,和三千年前无异当时的人们追求土地,追求官爵,追求锦衣玉食、衣锦还乡,追求三驾马车,追求八组歌姬跳舞……于是,读到这里,才真正触摸到了孔子“。
君子不器”四个字的无奈与叹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为了吃,还是吃只是为了生活?这真是个问题。
天下熙熙相比古代的农商工,现代社会分工纷繁复杂,有数以千计的不同职业追求效率的社会正越来越把每个人变成机器不论是工厂的工人,还是写字楼里的程序员,还是开淘宝店的……每个人都在疲于奔命,所以有“996”,有12小时的车间加班,有无止境的竞争和降价。
因为你不努力,就被超越,被超越就会被社会抛弃为此,每个人都把精力用在谋生和生存上每个人被无形的经济主宰打磨成精巧的工具人们越来越擅长专业领域的某项事物,但对于人生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人的使命是什么,人与人应当如何相处越来越模糊和摸不到方向。
于是人们一边消耗自己来创造物质的器世间,一边因为消耗而空虚和生病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而数不尽的癌症和各种奇怪的疾病,让每一所医院人满为患而人们看不到这些,依然沉浸在成为更好的工具,从而不被社会抛弃,从而有更多的生存资源……。
天下攘攘人们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僵化……研究西医的抨击中医,支持“民主”的勒索更多的自我利益,崇尚“科学”的贬低传统,儒释道一分为三门户各别,搞学术的不搞实践,搞实践的不懂学问……人们只关心自己,不理解别人,于是相争相伐……各行各业,各国各家,锣鼓喧天,跑马尘埃……于是大道支离,降本流末,有去无返……何时有圣贤能齐万物,统万道,引水归源,以化众生?
斗争坚固至此,我们才发现孔子老师真是压缩高手,千言万语,都浓缩在一个“器”字中,早早埋好了宝藏等待后人的挖掘字是有限的,语言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心意是无限的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贤希望我们通过有限的字,去参透其中无限的意,这才是著书立说的初衷吧。
今天先写到这,这是我写的第二篇关于儒家的分享,上一篇《孟子炼气,颜回复活,文天祥成神,论儒家隐修密炼之传统》讲的是儒家的内修内炼传统,今天这篇分享的是儒家孔门的言教内修仁义,外显文章,这两者加起来,就是孔子所说的“。
文质双修”。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列出研究儒家的书单,欢迎关注和评论,如果你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和我探讨。作者:五戈(头条号:儒释道小火锅),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名出处
关注儒释道小火锅,精彩独家内容不断更新中《火锅歌》一锅虽小煮天地破迷显正立真宗诸子真言做宝镜离幻返真赴丹霞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科学名言(科学名言短句七个字)这都可以
近代科学实验奠基人伽利略的5句名言,很经典,读完后深受启发!1、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人这一生,不经历风吹雨打…
-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有哪些)这都可以?
1.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 雨果2. "时间是一种财富,不是一种紧迫感" – 马丁·艾伯特3. "时间就像沙漏一…
-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全程干货
- 爱国名人名言(爱国名人名言及感悟)万万没想到
- 爱国名人名言(爱国名人名言及感悟)墙裂推荐
- 冬天作文(冬天作文结尾优美段落)原创
- 冬天作文(冬天作文结尾优美段落)真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