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教育方面)太疯狂了
作为“十四五”科技创新领域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提出“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普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
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 8月16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正式公布作为“十四五”科技创新领域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提出“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普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科普法规、政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的氛围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升。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基本形成,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加大科普投入;科普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科普设施布局不断优化,鼓励和支持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创建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基础设施覆盖面。
规划提出,要推动科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坚持科普要“从娃娃抓起”,构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循序渐进,校内、校外有机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遴选一批优秀科普工作者以及符合学校需求的科普基地,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学校自主选聘为科技辅导员或合作机构,并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鼓励中小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近分期分批到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和能力系统考虑新科学知识、新学习需求、新教学手段,加大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和精品科普课程的开发,切实增强科学性、系统性、适宜性和趣味性,丰富中小学科技教育内容。
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和科普实践,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学生开展科普社会实践规划强调,要抓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各环节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升基础教育科学教育水平,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以科学类课程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科学素质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实施“小手牵大手”行动,由在校学生向家人进行科普。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末,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到10.56%,实现“十三五”科普规划确定的超过10%目标;科普经费投入稳定增长,2020年,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171.72亿元,比2015年增长21.6%。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徐州招生信息网(徐州招生信息网2023)深度揭秘
徐州市教育局发布2023年徐州市区四星级高中等学校平行志愿投档线,赶快一起来看看。此前报道:A志愿投档线:2023年徐州中考志愿投档…
-
lodge(lodge什么意思)奔走相告
lodge /lɑːdʒ/ v.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官网(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官网志愿填报)速看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报考条件)这都可以
- 调研报告模板(调研报告模板及范文)越早知道越好
- 满分作文(满分作文酒原文)怎么可以错过
- 实习评价(实习单位意见评语)不要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