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登快阁(登快阁 黄庭坚)一看就会

黄庭坚《登快阁》1。《晋书·傅咸传》载杨济语:“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 作者简介和本篇题解。

登快阁(登快阁 黄庭坚)一看就会

 

黄庭坚《登快阁》①

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②。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③。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④。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⑤。

《登快阁》 (《四部备要》本《山谷外集诗注》卷一一)【注释】①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在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任上 快阁,在太和县治东面赣江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名 ②痴儿句,意谓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

有自嘲意味《晋书·傅咸传》载杨济语:“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了却,完成 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倚,倚靠 ③澄江,指赣江 澄,澄澈,清澈。

④朱弦句,这句是说世无知音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是其知音,钟死后,伯牙便断弦破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  朱弦,指琴 佳人,指知己好友青眼句,《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嘉弟康闻之,乃斋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青眼,黑眼珠,即正眼看人 ⑤弄,演奏 鸥盟,与白鸥相约,共居水去之乡借指归隐【教学提示】一、作者简介和本篇题解

黄庭坚像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他的诗歌突出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他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并传授给后学,所以,追随和仿效黄庭坚的诗人颇多。

黄庭坚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所作,时年三十八岁。

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快阁览胜,快阁在太和县治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 ,景物清华而闻名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写了秋季壮美的江山景致,流露出清高傲俗的思想感情其中写景一联清新明快,抑扬顿挫,历来脍炙人口。

快阁二、与白鸥为友的出世情怀长期的寄身官场,事务缠身,使诗人十分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于是诗人登高望远,却油然而生一种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快阁亭自然景色所代表的自由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用通俗口语娓娓而谈,慢慢将人引入一种阔大的境界之中。

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不仅如此,“倚晚霞”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

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第五、六句,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结尾两句,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全诗所表达的是诗人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倦和不能被人理解的孤独和忧伤,诗人最终选择了出世的神游作为走向解脱之路的办法,留连于快阁晚景之中,与白鸥溶为一体,复归自然。

《登快阁》诗意三、“点铁成金”的用典与炼字黄庭坚的诗十分注重用典与炼字,诗人在论是个创作时有“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的主张他主张多读前人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熟练地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写技巧,同时力求打破技巧的束缚而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并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

用典与炼字是山谷诗的重要特点,而这两个特点在本诗中有着极好的表现第一句即用傅咸的典故,“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为诗中增添许多谐趣;“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

第二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之典,并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第三句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幕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却能将杜诗中秋天的萧瑟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转换成高旷浩渺之感,似乎有无限天地,可以任鸟儿自由飞翔,让人们自由呼吸。

第五句用伯牙、钟子期事诗人此处不一定有所专指,只是慨叹自己的心怀志事,世无知者,所以如伯牙之绝弦不复鼓琴,而聊且借美酒以遣怀自娱而已第六句中的“青眼”用阮籍的故事一个“横”字,用的出新,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经过诗人的运化,即能点铁成金,可见黄诗炼字之法。

四、注意注释中黑体字词语【思考与练习】1.简介本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简述本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新编大学语文教程》(选自宁稼雨主编《新编大学语文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