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彭咸(彭咸大夫)怎么可以错过

在宜昌和湖南,我听到过不少屈原的坊间传说,对于屈原,逐步形成了有别传统的新的认知。古时,两地都属南郡,他俩儿可是正经八百的同乡,只是年纪差了三四

彭咸(彭咸大夫)怎么可以错过

 

【图文原创】我出生和成长在湖北,读过屈原的大部分作品。在宜昌和湖南,我听到过不少屈原的坊间传说,对于屈原,逐步形成了有别传统的新的认知。

(西陵峡南津关)三峡深处的宜昌市秭归县,有个老汉,叫屈原;毗邻的兴山县出了个绝世美人,叫王昭君。古时,两地都属南郡,他俩儿可是正经八百的同乡,只是年纪差了三四百岁,一个活在战国,一个生于西汉。

屈原长得啥模样?按理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昭君美,屈原也应该美殊不知男女有别20多年前,我在省委党校学习班里同学请来省发改委的副主任侃大山他吹道,他在外地招商引资,对那些老板讲,古代,宜昌有个美人叫王昭君;现在,宜昌仍然美女如云,就连卖菜的,也是双眼皮! 结果,投资者接踵而至……。

屈原毕竟是个老头,他长得啥模样呢?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没有屈子的画像流传下来,没相机,更没4G、5G手机老夫子高矮胖瘦,或俊或丑,鬼才知道!反正我到宜昌无数次,见到的老汉,多半瘦骨嶙峋,说仙风道骨也行,说其貌不扬也罢,或许与当地的水土有关吧。

旅游点上的屈原雕像,多是虚构美化的因此,多年来,我对各种历史人物造像是否像本人,持很深的怀疑态度,包括对孔子和老子的造像我见到的屈原造像有三:魁伟型:湖北省图书馆大堂里的巨幅红木屏风:御波而行--飘行于波涛之上的屈子。

癫狂型:现代画家傅抱石画作中准备投汨罗江的老疯子。

病弱型:明代书画家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这一张的形象,倒与我亲眼所见的宜昌老汉,大同小异。

屈原爱的啥子“国”?屈原的“头衔”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对此,历来少有疑义我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辞》中他的二十五篇辞赋等,得出的结论却是:诗人倒是诗人,可主要是“忠君”,“爱国”则不尽然!战国七雄,秦、楚为大。

秦国经商鞅变法,武备强大,民生改善,可谓国富民强楚怀王昏庸无道,沉溺酒色宋玉《高唐赋》中“巫山云雨”的故事,说的就是楚怀王楚怀王为秦所拘,其子楚顷襄王继位,苛政依然猛于虎,楚国民众连年征战(如《国殇》所写),赋役沉重,民不聊生。

这样的“国家”,有何可爱?不该亡,能不亡吗!谁叫他楚怀王犯傻,被多谋善断的秦王骗到咸阳,关了三年,抑郁而死。其死何足惜?屈原为无道昏君投江,值得称道吗?

屈原辞赋有诸多负能量《楚辞》所载屈原的二十五篇赋,除《橘颂》《国殇》和《九歌》外,均为他遭楚怀王、楚顷襄王冷落,流窜落魄时所作,内容极度阴郁消沉他在《远游》中写道:“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这类哭哭啼啼的句子,多不胜数。

若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何至于此?他在辞赋中,动辄暗示自己要自杀这不是政治家和男子汉应有的样子既可悲,又可笑他常提及的人物是彭咸“彭咸,殷商贤大夫,因谏商王不听,投水而死屈原赴水,即仿彭咸”屈原在《悲回风》里写道:“陵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我要跳进大波而随风飘去,倚托到彭咸的住所——要跳江)。

他还写道:“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谁能够忧愁而无依靠,愿阐明彭咸的处世之道)“常想死,摧心肝”这也太“负能量”了吧?他还真的在六十三岁那年,跳了汨罗江嗨,俗人还懂得“好死不如赖活”的道理呢!

政坛失意的高官情场得意,官场失意,千百年来,原本寻常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朝为人上人,暮为阶下囚惟屈原寻死觅活最甚,哪有大政治家的襟怀?他只是一个失意的高官而已后世士人,尤其是宋朝士大夫,皆有凛然风骨如范仲淹、苏东坡,欧阳修,等等。

范仲淹被贬时写道:“居庙堂之高则思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思其君”,身处顺逆,泰然处之;苏东坡流放多年,仍赋诗饮酒,对弈作画,潇洒自在。哪像他屈原,动辄寻死!

他的理想生活《招魂》被认为是屈原顾影自怜、自招其魂之作,也有人认为,他是为楚怀王招魂他神秘地呼唤幽灵归来,无非说,东西南北中,无处能安魂,惟有家里最安逸(“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故居无非有华屋广厦,锦衣玉食,美女环伺,轻歌曼舞。

此赋中,对美女和情欲的描写,尤其直接其情趣,难脱享受富贵荣华的窠臼,屈原与俗人在追求上并无区别《招魂》写道:“二八侍宿,谢递代些”(十六位佳人晚上来陪伴,随你选择,随你心喜欢);“九侯淑女,多迅众些”(各国的公主多来做你的丫鬟,各种不同的梳妆住满宫院);

“离榭修幕,待君之闲些”(在洞房的帷幕里,等待你的空闲)……

(网络图片)被误解的名句屈原最著名的诗句,当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代人解读为:寻求真理的路途遥远而漫长,我将上天入地,努力探索颇似正气凛然而郭沫若先生《屈原赋今译》中解读为:“求爱的路途那么遥远艰险,我上天入地,也要找到我的情人。

”从整首辞赋的内容和语境看,先生解读得很精当此辞赋说的是,屈原想象自己上天入地,去向淫乐无度的女神宓(音“福”)妃,即洛神求爱的故事人神相恋是否为屈原的首创?郭老认为,不应把屈原的七情六欲,都往政治或暗喻上扯。

事实上,屈原在苦闷彷徨时,想到这些情事,以求得心灵的慰籍,也在情理之中屈原的不朽,在于他空前绝后的文学成就如长赋《离骚》、《天问》等尤其是《天问》,涉及自然科学疑问,如宇宙星际何以悬空不坠,何以有规律地运转?这些问题,就连现代科技,也未能解答。

吃粽子时,别想那个典故志怪小说《太平广记》记载,屈原曾托梦给妻子,说要用五彩线和草叶,缠绕包裹圆柱型的米团,扔到江里喂鱼虾,他的尸体才不至于被吃掉现代人吃粽子,谁还会联想到粽子与尸体?想到的,只会是美食和口福。

如果想得太深太细,谁不倒胃口呢?屈原的文学成就的确举世无双但说到他的性格、情趣和政治理念,真不敢恭维你若读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辞》等,以及稗官野史,留心民间轶事,细心体味,或许会得出与我相近的结论。

长江支流-宜昌长阳清江2019.3.25 成文2022.6.14 修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