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体现的是情感的什么功能)干货满满
烧一壶水,泡一杯茶,轻轻呷一口,任凭茶水在舌边齿间荡漾,滋润喉咙,涤荡一切疲惫、烦恼和世间尘埃,仿佛间人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
烧一壶水,泡一杯茶,轻轻呷一口,任凭茶水在舌边齿间荡漾,滋润喉咙,涤荡一切疲惫、烦恼和世间尘埃,仿佛间人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这种感觉,就是无数品茶人孜孜以求的寻韵茶韵,千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迷恋!。
之前说过,喝茶,无非就是闻其香、品其味(韵)闻香在前,接着是随着茶汤入口而产生的生津回甘;闻香只是一种嗅觉,韵是在人体内发生的综合反应;闻香容易,品韵相对较难,首先茶叶品质要求高,其次喝茶的环境要舒适,第三喝茶要专心、细致!。
说实话,凡是爱茶之人,无不时刻在苦苦追逐茶韵回想漫漫人生,真正喜欢喝茶并非图茶的芳香与解渴,而是寻找已然镶嵌在生命中的茶韵!那可是一种超脱物质之外的精神感受,如涓涓细流,如飞流瀑布,如汹涌波涛,直达肺腑,荡气回肠,沁人心脾,震撼人心……。
何谓茶韵?常常与众茶人煮茶讨论,有的说是气,有的说是味,有的说是神,有的说是道,有的说是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有人因茶韵难以表述和体会,而干脆主张剔除韵在何方?韵在茶中,亦在茶外北宋范温如此说“有余意谓之韵”,就象“闻之撞钏,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
茶韵不仅仅是茶的形、色、香、味,而是品茶的一种体验、一种意会、一种感受,是品茶之后产生的愉悦、空灵,以及那浮想联翩的梦幻,还有那一种神怡之感、飘逸之感、逍遥之感!韵似有形,更像无形喝茶的人常说,好茶妙不可言,似乎在说茶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其实,感受过茶韵的人永远忘不了那种昏眩、快慰是那么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啊。
她深藏不露,却霸气逼人!韵存于茶,更在于人有人说,茶韵是饮茶人个人修养、审美标准与天地精神的结合,茶的香、味进入人的腑脏之后与人体生气共同产生的一种气息,由茶及人,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由此看来,茶韵是人与大自然的天然之和。
韵,古时指声音,声音均匀、和谐动听之意《说文解字》曰:“韵,和也从音,员声”后来,其涵义不断变化、扩大,如神韵、气韵、风韵,指的是一种感官反应,一种精神状态《管子》云:“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
”说的就是韵宇宙之间,万物皆各有其韵:山韵、海韵、风韵、雨韵、松韵、竹韵、梅韵、兰韵……茶韵由来已久,古人早有种种描述如唐代卢仝《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到了第六、七碗,便进入飞升迷幻的境界唐末徐寅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宋庠《谢故人惠建茗》诗曰:“左砺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
”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写道:“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曰:“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描写:“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清朝梁章钜《归田琐记》品论:“今之品茶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
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活指的就是韵茶之所以有非同一般的魅力,其原因是吸取了山川之灵气;茶区别于普通的草、树,最主要是有超然的韵。
正所谓“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各大名茶有各自与众不同的韵味,是一泡茶的气质与特性,如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雅韵”、安溪铁观音伴着优雅兰花香的“观音韵”、武夷岩茶活、甘、清、香的“岩韵”、太平猴坑猴魁藏芽、味浓、香高、成熟、脉红、含情的“猴韵”、黄山毛峰常年生长于云雾低温环境的“冷韵”、 午子绿茶幽幽渺渺的“幽韵”、凤凰单枞花蜜香溶于茶汤中的“蜜韵”、台湾冻顶乌龙醇厚甘润的“喉韵”、普洱老茶长时间储藏陈化产生的“陈韵”……
云端上的国心绿谷茶庄园有人说,好茶才有韵确实如此,如果随便摘一片树叶都有韵,那世界上就没有“韵”了可以说,没有韵的茶一般不是好茶,就像男人与女人,尽管很帅、漂亮,但是没有风韵、气质,就没有男人味、女人味。
比如铁观音,“观音韵”包含“香韵”和“喉韵”,是喝入茶汤,品尝香、味之后,齿颊留香,喉舌生津,口腔感觉到的饱满度、穿透力,以及舌根的回甘、喉咙的回味和大脑的回想说白了,茶韵就是喝茶时人体对茶叶色、气、味、韵的综合感受与反应。
感受茶韵,除了不同茶叶不一样,不同的环境、心情,乃至不同的季节、天气不一样,跟茶的浓淡、爽涩、甘苦、鲜滞也有关系但关键的是认真、执着,方能体会到茶的韵中之韵,韵外之韵!不过,初品茶的人也不必为茶韵而困惑。
茶韵悠悠,人生漫漫,何为一时所求矣!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三国名言(三国名言大丈夫)奔走相告
《三国演义》经典名言100句中国有句老话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罗贯中《三国演义》93、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罗…
-
荀子名言(荀子名言水能载舟)一看就会
前言《荀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荀子与孟子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从晚清开始渐渐形成“荀学”,甚至有人认为“两千年之学,荀学也”。…
- 语文作文万能开头(语文作文万能开头高三)墙裂推荐
- 端午节诗(端午节诗配画图片)新鲜出炉
- —件难忘的事作文(关于汉字的一件难忘的事作文)满满干货
- —件难忘的事作文(关于汉字的一件难忘的事作文)全程干货
- 兔年吉祥成语(兔年吉祥成语祝福语大全)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