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忏悔录读后感(忏悔录读后感2000字)这都可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将卢梭的经历和我自己的经历对比,然后暗自惊奇。但是这位大思想家的不同之处是他很理智地将这些忏悔之事分析了一遍,分

忏悔录读后感(忏悔录读后感2000字)这都可以

 

好像是我和卢梭先生在阳光下同坐,他向我讲述完了他记忆停止前的一生我一直在思考为何他要以忏悔录命名,为什么年过半百了还要忏悔自己的一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将卢梭的经历和我自己的经历对比,然后暗自惊奇,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时我们的内心感情是相似的,甚至于我们的矛盾点都是契合的,就比如我们在性格上便有相同的矛盾处。

我以书中卢梭先生的文字表达:我身上有两个互相矛盾的成分,一个是火热之心,另一个则是混乱的思想我对一切都能感知却看不明白,我容易激动却思维迟缓当我将自己代入他回忆自己一生的思维情景中时,我也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个阶段我在做什么,有什么是我久久不能释怀的。

随着阅读代入的加深,我也明白了卢梭为何在自己处于困顿的处境时将这些全部写下来也许,写作灵感是突发的,但是想要将人生释怀,将心底可以称之为黑暗的东西放在光明下,我想他是考虑了很久的因为不止是他,我们也想将那些想起来会后悔的事情一一说与他人听,把这件本是内心深处的秘密变成很平常的谈话,减轻内心的负担。

但是这位大思想家的不同之处是他很理智地将这些忏悔之事分析了一遍,分析了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以及是哪些经历对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起作用的(当然它并没有一一详述,但我们可以从前文中的经历找到蛛丝马迹),也难怪卢梭会说他的这部作品是史无前例。

与此同时,他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这位勇敢的平民思想家对于善的不断追求,在内心和人性的丑陋作斗争,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在狱中的20年里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向往

看完这本书后,我纵观全书,对于卢梭青年时期和华伦夫人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是印象较深的在我看来,这个阶段的卢梭是积累、学习的状态,和华伦夫人在一起的近10年里,他培养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结交了一些好友,阅读了大量书籍,并萌发了写作的意向。

这一时期,他也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在华伦夫人这位善良的妇人教导下,他可以控制好自己作恶的欲望,使矛盾的性格在斗争中可以趋向于勇敢而这些正是华伦夫人不一样的教育给予他的华伦夫人是法国封建时期杰出女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慷慨热情,善交有才之人,可以很愉快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而最可贵的一点是她会发自内心地用真诚、悲悯的态度来接待拜访她的下等阶级的人青年时期的卢梭,在思想相对成熟的阶段,和这样一位女性朝夕相处,对她的感情是纯洁又复杂的。

他既将她当作自己的母亲,又对她有着爱恋之情,在我看来两性方面成熟的青年很难不对这样一位单纯正直的女人动心,然而卢梭挚爱华伦夫人却是那么的深沉,远不是普通爱恋之情所以“一位刻板教师的滔滔不绝”,抵不上和这样一位心爱的女子在一起得到的细心教导。

他们以一种同龄交流的方式富含深意的交心,又怎会不使这位先生反省自身?我想也许正是卢梭和华伦夫人在一起的平静时期,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依托,他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并积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虽然不会有具体深刻的思想迸发出来,但是却是支撑以后艰苦时期的一段深刻幸福的记忆。

这位不幸的流浪者讲完了他的前半生不置可否的是,他后面遭遇迫害的时期有着值得挖掘更多有名的戏剧文学的经历价值,然而我的想法也是同他一样的矛盾,既睿智骄傲又苟且卑微我希望他可以经历过“苦其心志”后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希望他要遭受这些磨难,遭到封建贵族的挤兑,每段幸福快乐的时光都逝去的那么快。

因此我想,他和我期盼的是一样的,就是内心对那段美好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