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自毙(恶人自有恶人磨,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我们很熟悉,那么这句话究竟出自哪里,本来的语言环境是如何的呢,坏事干多了的坏人真的会自己灭亡吗?
这句话出自《左转郑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我们很熟悉,那么这句话究竟出自哪里,本来的语言环境是如何的呢,坏事干多了的坏人真的会自己灭亡吗?
这句话出自《左转郑伯克段于鄢》,话说在春秋时期,今天的新郑附近,有个郑国,国君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公主武姜为妻。武姜为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后来的春秋小霸王郑庄公,小儿子共叔段。郑庄公名寤生,出生时难产惊到了武姜,因此武姜不喜欢这个大儿子,从小到大都偏袒小儿子共叔段。
随着郑武公病危,武姜希望立小儿子共叔段为国君,郑武公还好不糊涂,废长立幼国之乱源,没有同意。郑武公亡后,郑庄公成为了郑国的国君,武姜就位小儿子讨要封地。郑庄公就把原来东虢国的都城给了共叔段,这座城原是虢国的都城,后来被郑国所灭,在今天的荥阳附近,当时来说是一座大城。
有臣子就劝导郑庄公,说这么大一座城给了共叔段,不合规矩,这是国家的隐患啊!郑庄公说这是老妈的意思,自己也没办法。大臣说武姜贪得无厌,不如及早处置。重点来了,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什么意思呢?就是坏事干多了,就会自取灭亡,你等着瞧吧。后来共叔段在封地招兵买马,并串通武姜想要里应外合偷袭郑国。郑庄公得到消息,派了三百乘兵马打败了共叔段,共叔段逃亡到鄢,最终流亡他国,客死他乡。
显然,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主角不是自毙的,郑庄公对共叔段那根本不是一个段位。郑庄公什么人,春秋小霸王,是把周天子拉下马的人。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过是让自己站在了道德的高点。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封地,庄公就把除了都城之外的第二大城给了共叔段,看似受了委屈,其实精明至极。这简直就是把一个炸药包送走了,在都城共叔段谋反可能几个死侍,几个刺客就可以做到。送走,即解除了自己身边的隐患,又成全了自己的美名。当知道共叔段在封地招兵买卖,意图不轨也没有立刻出兵,而且等到对方要行动了,才先发制人,以迅雷之势迅速解决了共叔段。
多行不义的人从来不是自毙的,庄公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过是我们的自我安慰,多行不义之人如何会自毙呢,同类的话还包括恶人自有天收,恶人自有恶人磨等,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大多是自己拿他们没有办法,或者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来给自己开脱。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清明节诗句经典古诗长)
二十四节气中,最特殊的,当属清明节。清明节和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同为四大节日。四首清明诗词,写尽了清明,写尽了人生。…
-
对话作文(对话作文怎么写)
马老师今天主要讲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写好叙事作文中的对话描写。首先要弄清楚的一点,对话描写,即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恰当的运用人…
-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我的理想作文500字警察)
- 休假通知(节日休假通知)
- 休假通知(节日休假通知)
- 关于春节的诗(关于春节的诗配画)
- 关于春节的诗(关于春节的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