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散文悠悠如是)


悠悠如是青坪村
原创闫群暮歌原创2022-09-13 07:58发表于陕西
初伏后,气温一天比一天高,酷暑难耐。友人推荐去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消暑纳凉。出发前他给我们介绍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散文悠悠如是)

 

悠悠如是青坪村

原创闫群暮歌原创2022-09-13 07:58发表于陕西

伏后,气温一天比一天高,酷暑难耐。友人推荐去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消暑纳凉。出发前他给我们介绍此地如何清幽古朴,如世外桃源等,我还嗤笑他王婆卖瓜,谁不说自己家乡好。当车子缓缓驶入灞源镇,我被眼前一掠而过的风物景致迷住了,脑子立刻冒出了悠悠如是四个字。这是《林语堂散文》里的一个词。意即悠悠然,如同它本来的样子。

灞源镇位于蓝田县以东40公里,地处秦岭腹地,周边分别与商州市、渭南市及华县、洛南县接壤,亦是灞河源头。境内山岭纵横,沟壑相交,气候宜人,海拔在1000-2449米之间,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近年来,以青坪村为引领的灞源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展示等交相辉映,使灞源镇成为陕西具有长久吸引力的旅游名镇。今年,灞源镇还成功入选2022年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

从灞源镇街向北沿川道再行约7公里就是青坪村。青坪村高高在上,位于秦岭箭峪岭南侧高耸的山前台地上,两面与山相连,一面临河形成陡崖,还有一面以缓坡与川道相接。村门开在缓坡坡底。顺着狭长的村道一路爬坡就进了村子。同时,这里也是一个革命老区。1946年,蓝洛县县委县政府曾在这里成立,现在,村里还有灞源革命纪念馆。我们抵达时已是正午时光,各式农家乐的招牌迎风猎猎招展。白墙黛瓦的古朴民居似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村子里。天空瓦蓝澄净,偶尔从头顶飞过一群鸽子,清脆的哨音在心头激起阵阵涟漪。听说这里适合避暑,游客每人花60到80元就能在农家吃住一天。我们把车停靠在一户农家乐的庭院,正在杀鸡的女主人起身热情招呼我们落座。已过了午饭点,肚子也开始咕咕叫。对着菜单迅疾点了四菜一汤,便催促主家尽快下厨。

小院虽然简陋但被主人打理得井井有条,各色木槿花开得正艳,尤其水池旁那一簇簇大丽花,张着粉白、粉紫、火红的大脸盘,惹得蜜蜂和蝴蝶围着它们飞来飞去。一只虎斑猫和一只小黑狗在院子为争一个吃食,互相追逐嬉闹着。我坐在一棵粗大的柿子树下看着它们,内心仿佛被清空了一样惬意舒坦。想起朱光潜先生的话:过一世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文章求惬心贵当,生活也需求惬心贵当。仔细品味这段话,却是知易行难。人要与内心、与外界、与遭遇,经过多少的碰撞和磨合,达成怎样的认知与理解,才能把握好与生活相处的分寸感和平衡感?既不违心,又随缘自适;既和而不同,又恰如其分,保持一种物我和谐与人我共适。想来惬心尚易,活得贵当倒是真正的生活学问。

发呆间,一只美丽硕大的蝴蝶落在一朵木槿上。这只蝴蝶黑色翅膀上点缀着杏色线条和鹅黄色规则图案,甚是罕见。真是一只尤物啊!我边说边轻轻地凑上去想跟它合个影,没想到这家伙还很配合。拍完照信手去拈它美丽的翅膀,它竟然乖乖就范了。引得院里另一群游客围拢过来啧啧称赞。在西双版纳的蝴蝶园,傣族导游带大家观看蝴蝶人工孵化的过程,从卵到成虫再到破茧而出,大约需要四十五天,而长了翅膀翩跹起舞的蝴蝶,寿命只有两周。真是开到荼靡花事了啊!没有人把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等同,但毛毛虫占蝴蝶整个生命周期的四分之三,孕育的过程比绽放的时间长。感谢蝴蝶,让我心生羞愧。那么多美丽的翅膀在飞,而我,却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游走在世间;感谢蝴蝶,让我懂得珍惜,学会用有限的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大约一个多小时,饭菜终于端上桌。女主人一脸歉意,好在饭菜色香味俱全,量也十足,我们一行人吃得大汗淋漓。邻桌的小女孩指着不远处一所老房子旁大喊:有桃子哦!我顺手势望去,一棵低矮的桃树上硕果累累。女主人说那株桃树自然生长,无人打理,结的果子虽小,但口感还好。我们跑去摘了一捧,虽说长得有点歪瓜裂枣没有卖相,咬一口却依然口舌生津,有种天然野生的味道。

饭后前往灞河源黑龙潭游玩。沿村道爬坡约1公里,就到了青坪村后,顺着一条土石路蜿蜒进山。在一棵粗大的核桃树下,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灞源古道。朋友说去从这里走1.6公里就能到黑龙潭。这条路环山而行,修在半山腰,下面便是北川水的河谷。我们往山里走的时候,时不时碰见一些游客从山里往外走,三五成群,有的还抱着心爱的宠物。灞源古道虽不是一条官方驿道,但据说在明清至民国时期,这条道路商旅往来繁忙,是连通灞源镇与渭南地区的一条捷径。它起始于青坪村,越过海拔2149米的箭峪岭,可达清峪口,经厚镇可去渭南,经许庙可达蓝田县城。曾经,这条道上骡马、挑夫往来不息,青坪村就成了古道上热闹的驿站。如今,骡马挑夫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游客,青坪村也从脚夫骡马的歇脚驿站,变成了旅游驿站。

山风阵阵,虽是骄阳当头依然凉爽无比。沿这条路走约七八百米,就到了河道。可惜今年天气干旱,灞河源的河道竟然也是砂石裸露几乎没有水。山间何所有?岭间多奇花。沿河道而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在述说着地老天荒。路旁各色野花随风摇曳,纵然无人欣赏,依然默默绽放幽香。白色的小雏菊、粉色的紫云英、蓝色的婆婆纳、紫色的打碗花、金灿灿的蒲公英……在山野,生命各领其欢,纯粹而自由,如心灵盛开,如鹿垂下眼睑。经历了诸多世事之后,人也许最终还是会在大自然中得到恒久的治愈与慰藉。山的广阔,水的悠远,花叶的生发与凋落,月亮的阴晴圆缺,如此种种,无疑会触动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很快我们就置身于山谷的包围之中。遥望前方有两条路,一条向前平行,通往黑龙潭;一条向上攀登,通往箭峪岭,这是东秦岭主脊上的名山,为渭南、华州、蓝田、洛南之间的界山,因山上遍生箭竹林而得名。听说登顶需要四五个小时。随着深入,河道的水开始多起来,溪流从茂密的植被中潺潺而出,爬过石头,跌入浅潭,清澈冰凉。路成了新开辟的沙土路,继续往前,山谷变得幽闭,头顶树木交错,天空越来越晦暗,风也越来越大。仰望山顶静邈,薄雾笼罩,仿佛正酝酿一场大雨。这时有两名自称是护林的工作人员劝我们返回,怕有暴雨不安全。我们只好悻悻而返,结束了灞河源探源之行。

返回时,在灞源镇买了当地的特色食品灞源豆腐干。此时,夕阳的金手指正抚摩着群山的脊梁,回望青坪村,那鳞次栉比的古旧与深幽里,处处彰显着张力,我似乎听到了街巷深处弹棉花的声音、踩踏缝纫机的声音、敲铁皮的声音、剖竹起篾的声音,那声音倏忽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让人恍若穿越时空……

2022年8月于长安

注:本文发表于2022年9月13日《西安日报》副刊。

作者简介

闫群,笔名暮歌,陕西西安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长安区作协副主席。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财经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陕西工人报》《三秦都市报》《阳光报》《安康日报》《华侨报》《当代青年》《散文百家》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数百篇。曾获陕西省散文学会组织的采风征文一等奖;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组织的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