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岛(古拉格群岛在线阅读)学会了吗
书名:《古拉格群岛》出版:群众出版社,2015年8月作者:(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翻译:田大畏 钱诚 陈汉章推荐语:即便大恶当道,善已稀薄,自由和善,仍具有值得历险的价值因为在制度之恶与
书名:《古拉格群岛》出版:群众出版社,2015年8月作者:(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翻译:田大畏 钱诚 陈汉章推荐语:即便大恶当道,善已稀薄,自由和善,仍具有值得历险的价值因为在制度之恶与人性之恶交媾的恶境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
阅读这本书,你可以阅读到人性的险恶、善的坚毅与时代的良心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这本书说:“一个不能正视自己历史和深重苦难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因此,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朋友阅读一个时代的良心——读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文/周闻道近来,床头一直放着一套书,《古拉格群岛》群众出版社出版,三大本140万字作者索尔仁尼琴,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说是文学巨著,或历史巨著,都可以读读停停,心头总是压住一块石,沉沉的并不是因为太长。
书中惊心动魄的故事,足可以让人不忍释卷,也是阅读的巨大引力是因为痛一个时代的痛,“美丽”背后的痛它从我们曾经的美好与向往中剥露出来如此痛彻心扉,让我的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对伤口的撕裂那伤口不仅属于前苏联,不仅属于俄国,也属于人类。
因此,它让我无法逃避,翻开,就是一次炼狱之旅可良心与善,就在书海的对岸,我又不能放弃古拉格,是前苏联时期劳动改造营管理局的音译缩写,类似于中国过去的“集中营”,主要是用来关押政治犯的,让他们在这里接受改造,重新做人;群岛,则是遍及全国的意思。
《古拉格群岛》所记述的,就是苏联自1917年起近40年间劳改营发生的故事索尔仁尼琴本身,就是其中一员,不同的只是他稍幸运,能够活着出来活着出来的他,没有忘记伤痛,历尽千辛,采访了劳改营的无数受害者,通过数百个人物命运的描写,还原古拉格真相。
拿现在流行的话说,这属于典型的非虚构写作,或在场写作,有点类似于今年的诺奖得主斯维拉娜的记录式书写读罢该书,我在书的扉页写上这样一句感言:即便大恶当道,善已稀薄,自由和善,仍具有值得历险的伟大价值 因此,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在场写作主张关注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当下的痛痛是悲剧的表象最大的悲剧,不在天灾人祸的自然逻辑中,而在它的背后现代主义的“美丽死亡”,只是对悲剧本质的粉饰索尔仁尼琴呈现的“美丽”,从布尔什维克就已开始这场革命的发动者和中坚力量,是无产阶级。
他们抱住“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崇高信念,投身革命殊不知,在推翻沙皇,革命成功后,这场革命的性质却悄然发生了改变而且,一切都沿袭了那个“美丽”的逻辑因此,人们在研究《古拉格群岛》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列宁的《怎样组织竞赛》(《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列宁在文中说,要“肃清俄国土地上的一切害虫”对此,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写道:“列宁在1917年底为了建立‘最严格的革命秩序’,要求‘无情地粉碎醉鬼、流氓、反革命分子及其他人等制造无政府状态的一切企图’。
而且,列宁所阐述的害虫,并非业已被推翻,企图卷土重来的反动势力,也不仅仅是阶级异己分子,而是‘逃避工作的人’,例如彼得堡党印刷所里的排字工人,在大城市的哪一个街区、哪一个工厂、哪一个村子……没有……自称为知识分子的怠工分子。
于是,2870万人的厄运铸成肃清害虫的形式,列宁在文章中预见了多种可能,比如坐牢、枪决、扫厕所、监禁期满发给他们一张黄色卡片,“或者受到最劳累的强迫劳动的处分”他还建议将寻找最好的肃清办法,作为‘公社和村社’竞争的对象。
”恐怖,荒谬,狂热,一幕幕令人发指的“美丽”悲剧,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并吞噬道德、良心和人性逮捕,是进入古拉格群岛的唯一途径;刑讯,是赋予岛民合法身份的保证;而远离,则是安心的定海神针一个公民无论是否有罪,只要进入了古拉格,那里总会有一个“合法”的罪名在等着你。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31种刑讯法,心理的、肉体的,熬鹰、穿和平衣、车轮战、臭虫隔离室、利用亲人的感情等等,对人进行精神和肉体折磨,手段残忍至极在1929年到1953年斯大林时期,死于俄国劳改营的囚犯达270多万人。
这个数据仍然没有反映全部真相索尔仁尼琴是这样成为“害虫”的他1918年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苏德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因为在与一个老朋友的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他于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并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被判处8年劳改。
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他因此而创造了日神和酒神精神,想用艺术来拯救人生也许,索尔仁尼琴正是这样为了哀悼那些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为了记住那几千万人的悲惨际遇,为了拯救俄国乃至人类的良心,他勇敢地提起了笔。
他花费11年时间调查,走访了大量狱友和相关人员,把之称为“文艺性调查初探”他在书卷首写道:“此书中既无臆造的人物,又无虚构的事件——所写的事实都是千真万确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
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换句话说,是出于一个作家的道德和良心文艺性调查,当然离不开文学精神《古拉格群岛》还没有完整出版,作者便获诺奖,就足以证明其艺术成就更有意思的是,该书的体裁,完全在传统的文学“四分法”之外,以非小说、非诗歌、非散文、非戏剧的形态,攀上了文学圣殿的巅峰。
没有别的解释,只能说超文体力量的存在和魅力,在场写作和创新,为文学开辟了多种可能在结构上,该书以古拉格群岛居民的生活为经,以俄国劳改制度的发展史为纬,以在场写作姿态、经纬交错的网状结构,及数百杜拉格居民的悲惨命运和大量个性细节,呈现了一个时代之痛和一场人性的灾难。
全书结构宏大,叙事坚实,情感丰沛,卷帙浩繁,事件触目惊心,处处是令人发指的控诉、愤怒的谴责、尖锐的批判、辛辣的嘲讽、痛心疾首的诉说、深切的唤醒;既有知识分子共性的懦弱胆怯,又有他们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既有哀其不幸,怒其不反,又有恨其不醒。
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宏大叙事的卓越才气索尔仁尼琴试图呈现一种荒谬的神话与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相反,索尔仁尼琴是用真实来印证神话,而非探究神话背后的真实在他讲述的古拉格神话中,不可能逃跑赫然醒目他笔下的古拉格,逃跑是“一项巨人的事业——但却是劫数难逃的巨人的事业”。
书中的瓦尔拉姆·沙拉莫夫,讲述了幻象逃跑的状态:“试图逃跑的几乎都是新来的囚犯,第一年服刑,自由和虚荣在他们心中还没有泯灭”古斯塔夫·赫林则以另一个故事,介绍了一名难友试图逃跑的结果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他成功逃了出去。
饿着肚子在森林里转悠了7天之后,他发现自己离开劳改营不过8英里饥饿迫使他回来自首,加刑每当向难友讲起自己逃跑的经历时,这名囚犯总会说,自由不属于我们强烈的介入意识、批判精神,与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完美结合,让《古拉格群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复制的经典。
该书1973年在法国一出版,很快引发了轰动他在唤醒人类良心的同时,也在唤醒人们的思考比如,对以国家形式的犯罪,进行艺术性或纪实性描述,是否注定要失败或遭遇厄运;即便如此,只要个体道德尚未泯灭,该不该冒险。
又如,罪恶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像书中说的那样,莎士比亚的恶,在人们的想象力和气魄中,也就止于几十具尸体,因为他们没有思想体系;而由于思想体系,人类在20世纪遭逢的是残害千百万人的暴行再如,如何让人们弄明白,作为个体思考者,在何种道德状态下,才可切实可能地正确把握文学、政治、人生的世界观,而不至于对为所欲为集体失语。
“索尔仁尼琴是20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良心之一,是异议的化身他的不屈不挠、个人理想以及长年多舛的一生,使得他成为继陀斯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一代传奇人物他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伟人殿堂,我对他表示深深的缅怀”“一个不能正视自己历史和深重苦难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法国总统萨科齐对索尔仁尼琴的唁词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推荐之语,也许命名了索尔仁尼琴的道德高度和这本书的价值2021年4月22日推荐人:周闻道周闻道,本名周仲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经济师,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中国第一个创立文学流派的政府官员。
出版文学专著15部,经济学专著3部;获全国及省级以上文学奖若干,大量作品入选各种年选、选本、大中学教材和各地高考联赛试题壹点号壹点号之家举报/反馈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河北省地图(河北省地图高清版)真没想到
爆款发展潜力以及疑问尽在此河北省的二线城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城市,石家庄市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强实力和潜力…
-
抒情散文的分类散文作家有哪些
本次举动借广阔参赛者的文思才思,以荔湾区现有老修建为原型,绘老城岁景,弘西关秘闻,发掘老修建与众不同的故事,展示荔湾的汗青文明…
- 散文童话关于沙漠的句子摘抄及感悟图片散文童话关于沙漠的作品名称大全集
- 阿尔塔(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新鲜出炉
- 科斯塔(科斯塔咖啡)深度揭秘
- 南京最好的男科(南京最好的男科三甲公立医院)这样也行?
- 玉竹的功效与作用(玉竹的功效与作用图片)这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