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为何放弃挖北川中学(北川中学遗骸不挖)新鲜出炉

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 摄影报道他们用文字讲述新闻要点,用镜头直击新闻现场。8月31日,四川省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在成都举行。全省34名优

为何放弃挖北川中学(北川中学遗骸不挖)新鲜出炉

 

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 摄影报道

他们用文字讲述新闻要点,用镜头直击新闻现场8月31日,四川省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在成都举行全省34名优秀选手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一个个鲜活故事,将大家“带”到新闻现场,感受来自新时代新闻人的新形象。

“最佳选手”获奖者与评委合影在比赛中,来自封面新闻的杨博以《路在脚下,心在传承》为题,分享了他与父亲这两代新闻人和汶川地震中的“敬礼娃娃”郎铮的交集2008年,3岁的郎铮被救出时感动国人的敬礼瞬间,是他的父亲,《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拍摄。

15年后,杨博拿起相机,记录了这位“敬礼娃娃”参加高考、被北大录取的故事这期间,除了“敬礼娃娃”,他还重访了2013年北川洪灾中那些父亲曾拍摄过的人正如他结尾所说,“这个夏天,‘敬礼娃娃’郎铮就要去北大读书了,北川新县城内一片热闹,我们国家连续9年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而我,正在将父亲曾记录的故事,更新、延长,成为新的历史。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以《勇敢的人,会发光!》为题,来自四川新传媒集团的记者夏婉琳讲述了汶川地震中失去右腿的“钢腿女孩”牛钰的故事这个25岁的年轻女孩,踩着“钢腿”走上了上海时装周的T台,有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开始写作出书,被授予“四川青年五四奖章”,今年,她还被选为省人大代表。

在采访中汲取力量,在笔尖绽放情感,夏婉琳说道,“作为一名记者,我手中的笔和镜头,让我在别人的故事里,经历不一样的人生新闻的力量,让我和这些故事同频共振牛钰鲜活的、真实的、旺盛的生命力,激励我勇敢地奔向每一个新闻现场,坚守这份职业应有的使命。

四川新传媒集团记者 夏婉琳来自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张烨以《大山里,那束光的力量》,回忆自己前往稻城采访‘网红’电商达人卓玛的经历;来自眉山日报社的马诗雨以《借竹杖芒鞋,重走东坡路》为题,讲述自己参与《主播说苏轼》系列视频拍摄的故事……34位新闻工作者,34个故事,在这些精彩的故事背后,是无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记录着社会百态,与时代同行。

最终,经过角逐,来自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杨东昊、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的汤晨、泸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刘常伟、四川广播电视台的艾舸宇、封面新闻的杨博、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范明远、成都日报社的吴喆、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张烨、四川新传媒集团的夏婉琳、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程铭等10位选手获得“最佳选手”称号。

封面新闻的陈甘露、每日经济新闻的赵悦、富顺县融媒体中心的杨敏、四川新传媒集团的陈淋、封面新闻的张杰、资阳融媒体中心的程非菲、眉山日报社的马诗雨、四川新传媒集团的彭小雅、乐山日报社的唐诗敏、自贡市广播电视台的李江珂等10位选手获得“优胜选手”称号。

其余选手获“优秀选手”称号根据比赛规则,四川省将从10名“最佳选手”中推选3名选手参加全国比赛【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