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俗_老北京民俗的特点干货满满
北京日报 | 作者 张广林《北京民俗大全》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共同编写 团结出版社古老的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美丽的风景名胜、多彩的古老民居、丰富的民俗掌故,积淀了
北京日报 | 作者 张广林

《北京民俗大全》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共同编写 团结出版社古老的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美丽的风景名胜、多彩的古老民居、丰富的民俗掌故,积淀了雄厚的文化内涵,造就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民俗是人民生活方式的总称,是人民自己的生活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群文化三大块,它关系到广大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结晶举凡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婚丧礼俗、农工商学、家庭家族、社区社团、宗教信仰、祀神驱鬼、民间医药卫生、民间科学技术,以及民间文艺、戏曲、游戏娱乐、民间体育的种种风俗习惯,都涵盖于民俗文化之中。
因此,它有着特殊的魅力,是代代相传文化中最鲜活的,弥足珍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正在消失,因此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十分迫切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都城,其中的生活风俗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社会以及文化的重要范本。
回望“老北京”的民俗,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一些规矩,一些“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譬如小孩一周岁时最重要的是“抓周”;成年时要举行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成年礼”;除夕吃饺子、拜祖;春节拜年、走亲访友;清明扫墓、祭祖;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团聚……凡此种种,不可违背。
这些“老北京”的民俗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套既定的规矩,亦是华夏子孙代代相连的文化血脉说到中国的民俗文化调查和记述,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但古代的民俗记录(包括《风俗通义》等专书),往往比较简略,语焉不详,缺少专门的、系统的调查,更不用说普查了。
目前中国正处在迅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许多传统民俗不断被取代,有些甚至随着老一代人的相继去世而逐渐失传,如不及时调查记录,保存下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各种传统民俗,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调查与记录这些即将失传的民俗文化遗产,对新出现的民俗及时记录、研究、整理,进行全面的民俗普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中国民俗的一大属性,是拥有强大的融合性它不仅融汇古今,还融合了多民族的传统,也吸纳了多层次的文化和宗教元素。
在民间生活里,包容性一直比对抗性表现得更明显北京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老北京的生活文化整体风貌上历史上,自从北京成为皇权统治的中心后,皇室、官员的生活方式就深深地浸透在京城百姓的生活当中,同时又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天子脚下”所独有的民俗文化风格。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皇权文化、士阶层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互相影响与渗透的痕迹北京的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积淀,内容非常丰富,很有特色,过去虽然出版过一些北京民俗著作,但并不全面,多方面的民俗文化资料尚待调查、记录。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作为专门研究北京史地民俗的文化学术团体,填补这项空白责无旁贷经过一番准备,2019年在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开始编写《北京民俗大全》“建首善自京师始”,北京民俗文化是一部异彩纷呈的大百科,也是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是对北京民俗文化的积极探索,希望帮助各位读者找到对北京文化的认同感,共同擦亮北京文化这张金名片,将味道醇厚的京味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作者为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长)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立秋民俗吃什么_民俗立秋吃啥越早知道越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粿汤” “晒秋” “啃秋”……来看立秋时节多彩民俗 立秋这天,不少地方都有应时序、送暑气、祈丰收的…
-
岭南民俗文化_岭南民俗文化陈忠烈满满干货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
- 洛阳民俗博物馆_洛阳民俗博物馆要预约吗学会了吗
- 蒙古族民俗_蒙古族民俗ppt这都可以
- 苗族民俗_苗族民俗文化墙裂推荐
- 庙会的风俗民俗有哪些_庙会的风俗民俗有哪些呢燃爆了
- 民风民俗_民风民俗的古诗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