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杭州的民俗文化_杭州的民俗文化包括什么燃爆了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它仿佛是两岸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小小的缝,下面则水流满急,顺着那岁月的河流往前推移,旧的一年就在那满急的水势中没顶了。每到冬至一过,杭州人便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过年,好像

杭州的民俗文化_杭州的民俗文化包括什么燃爆了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它仿佛是两岸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小小的缝,下面则水流满急,顺着那岁月的河流往前推移,旧的一年就在那满急的水势中没顶了每到冬至一过,杭州人便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过年,好像一棵嫩绿的青草等待着开花。

不同于其它城市,杭州,作为文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千百年的传承里,有着更加多彩的年俗韵致人们在意趣盎然的民俗里,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灿烂履迹,讲述着杭城未来的生生不息春节将至,人们纷纷揭旧联、挂新彩在门楣上或在厅堂的窗前都能看到典雅雍容的福字、玲珑剔透的窗花、栩栩如生的生肖瑞兽,还有秀色隽永的江南山水。

作为江南民俗剪纸的典范,喜庆又精致的富阳剪纸是老一辈杭州人的心头好,年年都要亲自买再亲手贴上

走进屋里,各类糕点的香气扑面而来,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甜味有余杭百丈的乌龟糕,有卖鱼桥边老字号里的麻酥糖,有萧山的核桃片……这都是家里的大人从杭州各处置办的年货,家中小孩吃完了以后,除夕当天会再去买一大袋留给年后招待亲朋好友。

到了初一,杭州人最欢喜吃年糕,意味图个好彩头年糕,谐音“年高”,价廉物美,软糯香甜,吃了有生活美满、事业高升的寓意杭州过年最不能少的就是茶西湖龙井当然不在话下,但过年杭州本地人最爱喝的还是产自西湖灵山的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口感鲜醇甘爽,甜润浓郁,同时具有形美、香高的特点,兼西湖龙井之清雅,又比其甜香馥郁持久无半点苦涩之感,大人小孩都十分喜爱

早在南宋时期,杭州城家家灯烛辉煌,香烟不断从除夕夜开始,城内城外,山上山下,各个寺院庙宇,都挤满了杭州人供的“岁烛”更有夸张的两百斤重的香烛,吹吹打打,才能扛入庙中正月初八,讲究烧“八寺香”,就跟我们现在集“五福”似的,去齐了八个地方才算圆满。

八寺者,即圣因、灵隐、净慈、昭庆、凤林、虎跑、胜果、海潮到了清末,因为圣因寺被毁,胜因寺荒僻所以就用大佛寺、玉泉寺来代替现在,很多习俗都从简了,但杭州人唯独对“过年烧香”笃行不辍,只不过从烧“八寺香”,改为去灵隐寺烧头香,他们在古刹名寺等待新年的钟声,祈愿来年的平安顺遂。

老杭州有句民谚:“上灯圆儿落灯糕,正月十五闹元宵”每到元宵节前后,位于萧山区河上镇的龙灯盛会就会如约而至,板龙、马灯、高照表演项目轮番呈现,演绎着一年一度的浓浓年味届时人山人海,老老少少都赶来观赏灯会古道上,一群穿着汉服的年轻人提灯经过,青石板路被照得发亮,恍惚仍在故事中,不知今夕何夕。

“要有粉墙翠枝红灯青帘夹杂其中,五色裳服宝马香车往来其间,才像个太平盛世”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盛世之景就在眼前

我想过年最快乐的是,眼明明的看见自己长大了一岁,那种心情像眼看着自己是就要出巢的乳燕一点点展翅飞翔涅槃真的不远,如果能在年节时候,多回顾一年的得与失,多学习一些崭新的技能,多多陪伴家人和鼓励自己,那么穿过峭壁、踩过水势,开阔的天空就在眼前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