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湘西民俗_湘西民俗博物馆原创

抗战初期,我父亲刚从武大调到在长沙的国立湖南大学任校长,我在长沙的雅礼中学上初一,记得由于日寇侵略,武汉沦陷,紧逼湖南,长沙遭到日寇多次轰炸,已危在旦夕。

湘西民俗_湘西民俗博物馆原创

 

湘西行我中学时代,是在湘西渡〔度〕过的,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初期,我父亲刚从武大调到在长沙的国立湖南大学任校长,我在长沙的雅礼中学上初一,记得由于日寇侵略,武汉沦陷,紧逼湖南,长沙遭到日寇多次轰炸,已危在旦夕。

湖南大学最先决定迁到湘西的芷江县(行署所在地),我随母亲先到芷江不久因国民政府决定在芷江修建一个大型军用飞机场,必然成为日寇的轰炸目标,为安全计湖南大学改迁辰溪县辰溪是一个小县,没有中学,我失学在家,请了几位大学老师为我补课。

过了两年,我以同等学力去沅陵县(行署所在地),考入从长沙迁来,我曾经上过的雅礼中学高中一年级沅陵是一个山区,县城两边都是山,沅江流过这里,县城就在山脚下依沅江而建,仅仅一条长街,沿江的房子是吊楼,街道青石铺成,房子基本上全部是木板建的,较好的房子都是教会办的医院、学校和教堂。

雅礼中学是与教会有关系的学校,在县城西关借用了遵道会福音堂的地方,用木板依山搭成办公室、实验室、宿舍等,有的房子还是三层楼的河对岸才有公路,人过河坐木浆划子,汽车不能过河,小县城街窄也无法走汽车雅礼以校风严著称,一律住读,除星期六下午下课后及星期天外,学生不许出校门一步。

生活军事化,一律剃光头,睡大统铺,清晨六时,听军号起床、穿衣、铺床、洗漱只二十分钟,集合升旗,接着上早自习,一天的学习开始三餐饭排队进食堂,八人一桌,听了哨音才能开动,仅十分钟,哨音响了立即停止,没有吃完也不许再吃了,我至今吃饭较快,就是那时训练出来的。

晚上九点半熄灯,军训教官还要查铺,看看是否都上床睡了雅礼师资力量很强,各科老师都有丰富教学经验,特别注重英文,英文老师全部是美国耶鲁大学派毕业生来的,三年一换雅礼也很重视体育,足球是全省冠军队,校园小,体育课要到校外去上,我们都喜欢上体育课,因为可以出校门,到街上逛逛。

还有是每星期天晚上去教堂做礼拜,你会奇怪,到教堂做礼拜怎么在晚上,那是因为白天怕敌机轰炸,只好打破常规改在晚上了我没有受过基督教的洗礼,但做礼拜几乎每次都去,还参加团契、唱诗班等活动,因为这些可以特许出校门。

三年住读,培养我独立生活,虽较清苦,但过得既紧张又愉快,特别是那里的山山水水、吊楼、青石板路、小吃等等,很值得怀念离开沅陵我进了武大,毕业后又一直在武汉工作这几年我虽有机会到湖南采访,因时间关系,到了常德就没有再往西走,我真想有机会再到我别后四十多年的沅陵等地看看。

去年三月,我接到常德市给我发来的邀请,请我三月下旬去参加他们举办的“九二中国湖南常德经贸技贸洽谈会暨桃花源游园会”,常德是湘西的门户,我决定会后,再往西走,去沅陵旧地重游旅途遇外宾 助人为乐 充当翻译三月二十六日,我偕同报社年轻女记者、武大新闻系毕业的校友梅国胜同去常德。

我们先乘火车去长沙,这列车是从武昌始发经湖南长沙、广西桂林直达广东湛江的快车武昌到长沙只需六个小时,一般是不卖卧铺票的,我们俩人上车后虽都有座位坐,但车厢走道上挤满了人,空气很不好,我找到列车长,凭记者证补了一张软席卧铺。

我提着轻便的旅行包,走进软卧包房,已有一对外国老年夫妇在里面,我很客气的向他们问好,他们发现我懂英语,高兴极了他们告诉我,他们是德国人,旅行团一共六人,另四人在隔壁包房,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已旅游了许多地方,都是乘坐飞机,只有这次到桂林去坐火车,他们不懂汉语,途中没有翻译,正担心火车半夜到桂林没有人叫,我告诉他们,我下午就到了长沙,比他们先下车。

我立即找来列车员小姐,当着他们的面嘱咐这个列车员到桂林时,通知他们下车他们放心了,此时才有心情观赏车外的风景他们对铁路两旁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说这比坐飞机好,在飞机上甚么都看不见他们看到农民在耕田,农民的住房等,向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家有电灯没有?有自来水吗?烧甚么?有电视没有?看到水牛很奇怪,奶能喝吗?我都一一作了回答。

铁路两旁有不少茶场,一行行整整齐齐矮矮的茶树,他们不认识我给他们做了介绍他们高兴地说,中国茶比咖啡好喝,那位男士还跑到隔壁包房,告诉同伴认茶树我看到他们这么喜欢中国茶,立即通知列车员给每位外国朋友泡一杯茶。

他们喝得津津有味,喝完了又冲水,不断赞扬茶好喝吃午饭的时间到了,餐车小姐来问他们吃什么?我充当了翻译,他们要吃中国菜,每人收人民币二十五元吃完回到包房,那位德国老太太一再夸菜好吃,也不贵,并数给我听,吃了鸡、炸猪排、鱼……。

他们知道晚餐前我就要下车了,迫不及待的请我把他们的晚餐安排好我找来餐车服务员,作了交代,他们高兴地预付了饭钱下午五时,车到长沙,六位德国朋友送我下车,一再感谢我对他们的帮助,我祝他们一路顺风,欢迎再来中国旅游。

在站台上与梅国胜汇合,一同出站,立即去火车站斜对面的长途汽车站,预购明天早上第一班开常德的空调旅游汽车票,接着坐“中巴”去新华通讯社湖南分社所前的“记者之家”登记住宿武汉动身前,我已电话委托会在新华社工作过的武大同班同学吴辛学长为我订好了房间,我每次来长沙几乎都住这里。

晚上吴辛学长来我房间叙旧,我又和距我住地较远,在湖南财经学院任教的同班同学彭明朗学长通了电话桃花千万树 秦居少女献茅茶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赶到长途汽车站乘车去常德常德距长沙一百八十公里,旅游车沿途不停,四个小时到达常德市。

常德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洞庭湖滨,辖两个区和六个县一个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着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素称鱼米之乡九区县(市)中有五个分别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有三个县被定为北京市商品鱼基地。

粮食、棉花、油料、蚕茧的生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省第一三月二十八日上午,雨后初晴,我们参加了在常德市人民广场举行的“两会”开幕式,并有五千演员表演的大型歌舞“春满桃花源”,显得格外热闹壮观头一天,经贸活动就开始了,有日本、加拿大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和不少客商参加交易活动。

二十九日,我们参加桃花源游园会,桃花源风景区位于常德市桃源县境内,距常德市四十五公里,是湖南省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它因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所写《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其景观始建于晋,兴于唐,毁于元,时兴时毁于明清。

千百年来,这里是文人墨客游历的地方,李白、孟浩然、王昌龄、韩愈、刘禹锡、王安石、陆游都到过此地,留下了大量吟咏桃花源的诗文为了迎接这次游园会,常德市组织力量对景区进行大规模修复和开发现在桃花源有四大景区六十多个景点,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总面积八平方公里。

这天一大早,我们从常德市乘车去桃花源,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八时许,我们车沿春光旖旎的十里桃花路,来到桃花源,一下车,一座高十六点八米,宽二十六点八米,号称“天下第一牌”的仿古牌坊迎面耸立经“界牌”而入桃花岭,这里密密麻麻共有四万株桃花,正开得如醉如痴,灿灿然粉红一片,引来游客们争相拍照。

过了桃仙岭,一幅幅美景,处处通幽“不入秦人村,枉到桃花源”,此语吸引着人们非到新建的“秦人村”去不可我们沿桃花溪拾级而上,山势险幽而奇,忽如山穷水尽,面前突然一洞在目这便是新辟的长六十多米的“秦人古洞”,洞内仅容一人低首躬行,呼应了武陵渔人由此洞而入秦人村的传说。

出洞口,穿越长六百多米的竹廓〔廊〕,尽头,即是新开辟的重要景区——常年避世而居的秦人村此村有九处秦居,均为秦代建筑式样,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古朴粗拙,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然村民们着秦衣、唱秦腔、用秦具,男耕女织,各行其是,分明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园诗画。

我们信步走进一秦居,取出几枚入洞前用人民币兑换的秦代古铜币,请一着秦装、佩秦饰的红颜少女,给我们现打几碗擂茶(注)少女笑盈盈搬出一陶制擂钵,把生米、生姜、芝麻、大豆、茶叶等投进擂钵中,然后左手扶钵,右手操木棒,有节奏地在钵中擂捣,原料便成了糊状。

擂茶打好了,少女提来坐在土炉上的一壶滚开水来冲泡,顿时,淡黄色的茶汁香飘满堂,我们喝着醇香的擂茶,嚼着风味别具的茶果,沉浸在纯朴的民风和美的享受之中我们稍作休息,开始爬上桃花源最高的山顶,整个田花园,几乎全收眼底。

我游过不少风景区,桃花源风景之美,具有其独特之处,真不枉此游回到常德市已傍晚,这里活动已完,明天就要去找我少年时代生活过的沅陵了注:喝擂茶是桃花源一带的特殊风俗,由来久远相传东汉时,伏波将军马援领兵路过乌头村(即今桃花源),时值酷暑,瘴气弥漫,瘟疫流行,数百将士病倒,马援也卧床不起。

正当危难之时,村中走出一老太婆,她见马援军纪严明,十分感动,便自动献出了祖传秘方,她用生米、生姜、生茶叶泡制成“三生汤”,让马援和染病的将士喝下时隔数日,瘟疲〔疫〕立止,擂茶也就远近闻名了后来,有人又在擂茶中放进芝麻、黄豆、盐,以增其色、香、味。

马援到过桃花源却有史料可查,但擂茶是否真始于此时,却无从考证有一点到〔倒〕是可以肯定,擂茶能疏肝理脾、避瘟祛邪,常饮此茶,能延年益寿游沅陵凤凰山 读少帅《自我遗憾作》沅陵县位于湘西北郊,沅水中游,旧有湘西门户之称。

过去地位很重要,曾在这里设湘西绥靖处,辖十九个县,湘西各县都由这里统管全盛时间,是抗战八年最初湖南省政府准备搬到这里(后来改迁耒阳),不少省级机关已迁来,人口大增湖南不少地方,被日寇占领,唯独湘西没有沦陷,幸免日寇蹂躏。

由于交通不便,战后沅陵地位大大下降,现属怀化地区一个县三十日,我们一早从常德乘长途客车,先到官庄休息吃饭官庄是沅陵的一个镇,也是沅陵的门户,过了官庄就是山路了在我记忆中,快到沅陵时,汽车要下陡坡,而现在汽车没有下坡,从新建的沅江大桥上,直开到沅陵县的新县城,宽宽的马路,两边修建了新式建筑。

我们下车后找到县委宣传部,一位姓舒的副部长看到我们介绍信,很容气的说:“长江日报我熟悉”我们正奇怪他接着说:“我曾给长江日报投过好几次稿,都登出来了”他安排我们去县宾馆住宿井告诉我们,新建〔县〕城修建在老县城后山上,因为沅陵下游,正在修建一个五强溪水电站,截流后,老县城将全部被淹掉,这样便将县城迁到山上来了。

趁还没有安排我们采访之前,我下山去看旧县城走在旧街上,我回味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我从老县城东关走到西关找我原来的学校,做过礼拜的教堂,看过病的医院,打过球的球场……有的找到了,有的已不存在因为要放弃这个县城,长期没有维修,房屋更加破旧,显得很凋零。

不由得心中涌出一种难以表达的感情,是留念过去,还是向往未来?事务〔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新的必然取代旧的,就让儿时印象留在心中吧!舒副部长建议我们采访沅陵中医男性病医院他说,这是全国办得最早的男性病医院他陪同我们去探访,走到医院门口,看到新建医院五层大楼顶上,有纽约潘力生书写的“湖南沅陵中医男性病医院”几个大字。

院长刘汉明大夫向我们介绍了医院情况,已治愈好几百人,名震全国,还有外国病人,专程来此治病这里辟有夫妻病房,妻子陪同来治病我们找了几对夫妻座谈,在会上他们当着大家的面谈病情,男女之间之事在这里没有禁区过去有这样一件事,一天晚上,有一对夫妻上床不久知道病已治好了,高兴得立即起床,敲开每个病友房间,大喊:“我的病治好了!我的病治好了”。

并点燃了早准备好的鞭炮,病人、医生都起来,向他们祝贺医院神奇的疗效,引起纽约潘力生先生的兴趣,我们在接待室里看到挂着本雕的潘先生所撰书对联“漫道观音能送子”“全凭医术可回春”和中堂“当成送子观音”沅陵县城东南面,有座海拔二百米,面积仅零点六平方公里的小山,名叫凤凰山,它因居住过抗日将领张学良而闻名中外。

一九三八年十月,张学良被湖南永兴县油榨树镇一所小学内押到这里幽禁守卫他的有一个宪兵连和一些情治,他的住处周围全用顶上削尖的竹签围住,在东西山头各修一个暗堡当我们来到这里访问时,这钢筋水泥浇铸的暗堡,仍完好如初。

在山上防空洞内的石壁上,刻有鲜红的两字“雪仇”,据说是张学良的待卫刻的张学良在这里渡过了一年零两个月,直到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才转移去贵州修文县当时,这位叱陀〔咤〕风云的少帅,苦于不能驰聘抗日沙场而忧愤填膺,为稍稍消弥一下心头重负,他常常背着鱼竿,沿着小石板路去沅水钓鱼。

张学良不吃自己钓来的鱼,他把钓得的鱼放养在凤凰山上一座人工鱼池里,池里修起一座假山,让大大小小的鱼儿嘻戏游玩,他还命人在池中养了石龟,这石龟匍伏在一汪池水中,紧缩四肢,神情是那样疲惫、无奈当时陪伴他的赵四小姐,对他修石龟不理解,张学良解释说:“龟乃王八,我就是个大王八,大笨蛋呀”!在古寺送子殿张学良住处的墙壁上,他写下了《自我遗憾作》:“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惟有春风今又还”。

这正是他当时忧国心情的写照,读后引起人们对少帅的深切怀念目前,凤凰山的各种建筑设施和张学良将军居住时所修建的望江楼、天桥、鱼池、网球场以及防空洞都已修复一新,供游人观光我们离开凤凰山,心想少帅如能回大陆,看看他过去被监禁的地方,岂不更有一翻〔番〕感想!。

中国“凯旋门”震古铄今诸多名人竞题字四月一日早上八时,从沅陵县再乘长途汽车继续西行,车行大约两小时路过辰溪县,抗日战争期间,国立湖南大学曾从长沙迁到这里对河一个小山丘上,当时我父亲是国立湖南大学校长,我们家也随迁到辰溪,在这里我住了两年。

从车窗里向外观望,旧辰溪一点踪影也找不到了汽车在这里没有多停,上下完旅客就继续西行,十二时半到达今天的目的地怀化市一九七五年以前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地名,而现在是行署所在地东西向的湘(长沙)黔(贵阳)铁路与南北向的焦(河南焦作)柳(广西柳州)铁路在这里会合。

有两条铁路经过这里,使这个新型城市发展很快我们吃过午饭,找了一家离火车站最近的旅社,安顿下来后,就上街逛在乐山武大读书时,我们这些沦陷区学生,有家归不得记得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晚(按:应为8月10日),我与茂舒去乐山唯一一个电影院看电影,快到开演时间,银幕上突然出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喜讯。

可想而知,我们这些流亡学生是何等的高兴,电影也不看了,大家冲出电影院大学生自然汇集在一起,高兴的疯狂蹦呀、跳呀、唱呀、喊口号,举起火把,无形中成了一个游行队伍,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从街这头走到那头,把小小乐山县城走遍了。

不久,中日两国在湖南芷江举行了震惊世界的受降会谈芷江当时是行署所在地,现在是属怀化地区的一个侗族自治县,我们既然到了怀化,就想到芷江去看看日本受降的地点一打听,去这个地方很方便,“中巴”很多,我们坐上“中巴”,沿风光秀丽的舞水,只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距芷江侗族自治县城还有三点五公里的七里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与日本国于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了日本国无条件投降正式签字之前的受降会谈。

我们下车后,便见到公路右侧坚实宽阔的门上首端端正正写着“凯旋门”三个粗壮有力的大字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标志“芷江受降”这一史实,一九四七年二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点建成“受降纪念坊”以志纪念一九六六年十月“文革”中被毁,一九八三年五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又重新复建,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点。

走进凯旋门,便是四柱三拱门的“受降纪念坊”,坊高八点五米、宽一〇点六四米、厚一点一六米,青砖砌就,水泥为衣,嵌有紫色大理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四柱三拱门上刻国民党党政要人题词坊正面中间领额,蒋中正题“震古铄今”四个大字,其下“受降纪念坊”五字,系当时芷江县长杨化有所题。

东拱额“布昭神武”为于右任题,西拱额“武德常昭”出自孙科之手,坊柱上题联两副:  中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     名城揽胜地垂千秋蒋中正题  侧联: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     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

李宗仁题坊背中间首额,当时湖南省主席王东原题“万古流芳”,下为二百一十六字铭文,记述日本投降之历史背景东拱额居正题“名垂青史”,西拱额王云五题“气贯长虹”柱上中联为何应钦撰: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

胜利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侧联为白崇熙〔禧〕所作,惜复修时百求不得,暂缺从“纪念坊”往前走五十米,便是受降会场,这是一栋木板平房建筑,原是国民政府空军第十四、十五大队俱乐部一九八五年按原貌修复。

走进会场,只见里面仍是按当年受降会谈时的格局布置正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左右两边挂着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中山先生像前陈列着当年的桌、椅等,并标出各代表所坐的位置会场左侧还设置了“芷江受降会谈史料陈列室”,陈列着各种电文、备忘录、照片和报刊文章,当年的历史镜头一一展现在眼前: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日方代表今井武夫总参谋副长一行八人,乘坐有特殊投降标志的飞机,在我国飞机领航下,于上午十一时一刻在芷江机场着陆下午三时,受降会谈开始,会场设在机场南端七里桥空军俱乐部,门前扎有带“V”字的牌楼。

会场前面空地上,从左至右用四块一丈见方的标语牌赫然醒目地写着“奠定和平”四个大字出席会议的中方代表有国民政府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副参谋长冷欣、蔡文智等;日方代表为今井武夫和参谋桥岛芳雄、前川岗雄等在三天的会谈中,萧毅肃先后提交四项备忘录,由今井签收转交岗村宁次。

今井呈上了日军在华分布图通过会议决定:正式受降签字在南京举行;划为十六个区接管和收缴日、伪军武器装备二十二日下午一时,今井武夫晋见了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受降会谈结束我走出受降纪念坊,感慨万千,抗战八年的苦难生活历历在目,躲警报,遭敌机轰炸,坐拥挤不堪的火车从桂林到蜀山逃难,又从蜀山坐在装满货物卡车顶上当“黄鱼”到贵阳。

在乐山武大食堂吃饭分饭用秤称……穷凶极恶的日寇,横行一时,终于低头投降了,我内心激荡着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昔日漂流猛洞河 众人落水我独座今日重游猛洞河 原始野趣美景多四月二日清晨三点钟,天还没有亮,我们乘上柳州经怀化去襄樊的快车,近七点钟到达属湖南古丈县的猛洞河车站。

下了车,找了一个干净旅社,放下行李,我们立即赶到河边,乘机动船到离这里一个多小时路程的王村古镇王村以著名电影明星刘晓庆为主角,拍摄《芙蓉镇》外景而闻名,王村每天上午有中型游船游览猛洞河当地人称它为“毕兹卡”(土家族)河。

这条河既有土家汉子粗犷豪放的性格,又有土家姑娘温柔妩媚的娇态我们到王村,正好赶上快开的游览船猛洞河河面不宽,说是河,却没有人们印象中的岸,岸就是两壁笔立千仞的高山,河到〔倒〕像是两山夹挤出的一涓溪流峰回水转,两边始终全是挂满绿树翠草的崖壁。

清澈碧绿的河水,没有浪头,因为风全挂在树上,风全挡在山外,只有细碎的涟漪不是船在走,你绝对看不出河水在流动不时有鱼从水底吹出一串串细小的气泡,像在提醒人们,它们才是这河的真正主人我游过桂林的漓江,四川的小三峡,而猛洞河有它独特之处,我猛然记起沈从文在一九三三年赞美湘西河流的话:“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通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道出了从都市到湘西山区的共同感受。

原始的野趣正是湘西河流魅力之所在许多中外游客不远千万里而来,要享受的就是这种原始自然之野趣,返朴归真之乐趣每年夏秋季在猛洞河的上游支流老司城和哈妮宫河段,还有橡皮舟漂流回想起早两年,我曾只身专程来这里漂流一次,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次我是从永顺县城乘长途汽车来王村的,那天天很热,本应只一个半小时汽车路程,由于是一个破车,一路抛锚,走了四个小时,最后十里路,还是步行的到达王村登记住宿时,才发现我口袋里的身份证和部份钞票“借”给小偷了,没有身份证旅舍不让登记,幸好我的记者证放在另一口袋,还可以证明我不是坏人,我去找公安局派出所,开了证明才让我登记住宿。

路上时间的耽误,登记住宿的折腾,天已黑了,第二天的漂流票早已卖光,我又拿着记者证去找站长,果然很管用,他居然特许加卖我一张票第二天一大早,参加漂流的近百人凭票上大卡车,走了两个小时,把我们送到上游漂流起点,分途上了橡皮舟。

舟长四米,宽一米,由两条粗大的充气橡皮囊组合而成,每边可坐四、五人,艄工立在舟尾持篙驾驶上舟前,每人套上橘红色的救生衣,我体胖虽没有上一百公斤,却有九十多公斤,勉强套上救生衣,没有办法系后面的带子,我请一位年轻人帮帮我,他一面热情为我系带,一面说?“我们早注意你了,我们这一批你年纪最大,所有来漂流的人都有同伴,只有你是单独一个人,你兴趣真大啊”!。

快开船了,艄公交待纪律:香烟、火柴、照相机、钞票等都要用塑料套包好,以免被水打湿;遇到任何情况,不要紧张,一定要坐稳并抓紧坐塾〔垫〕下的绳子……十条舟几乎同时出发乘这种橡皮舟漂流,大家都是第一次,感到非常新鲜。

突然艄公高喊?“大家抓紧,要过滩了”我向前面望去,河水好像开了锅的水在翻腾,我紧紧抓住绳子,心里也绷得紧紧的小小橡皮舟像是一片树叶,被湍急的流水托到空中,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向水下,一头栽下去,头朝下,尾朝天。

一个大浪打来,我们从头湿到脚,我感到舟已沾到河底,碰在坚硬的鹅卵石上,接着反弹回来,漂到浪尖,再摔下去,又弹回来上弹下栽,左弯右拐,我们好像是骑在脱疆的野马上,身不由己的往前狂奔突然前面一快〔块〕大石横在河中,小舟直弃大石,大家不约而同惊呼起来,艄工要大家莫紧张。

眼看小舟要碰上大石了,艄公篙子一点,舟来了个急转弯,舟倾斜得很厉害,全舟的客人除我以外全部掉入河中我们舟上有一个九岁小女孩,暑假随其父母来旅游,女儿掉下水,父亲顾不上手中的高级照相机,跳入水中去救女儿,艄公当然也下水救客人。

由于我抓得紧,不论小舟如何颠簸、倾斜,唯独我一人稳坐舟上险滩已过,舟上没有艄公,任舟在河中漂荡同行九条船都停下来,有的下水救游客,有的嘻笑落水的人,因每人都穿了救生衣,不管你会不会游泳都沉不下去,最多喝几口水。

大家都夸我这老先生本领大,成了新闻人物,都来向我祝贺人们从新回到舟上,继续漂流,每人都述说他是如何掉入江中的我们问那小女孩:“喝了几口水?”“三口”“好喝吗?”“不好喝”她父亲紧接着说:“怎么不好喝,这么清澈见底,一点污染也没有的水,上那里去找,这才是真正的可口可乐”。

大家都笑了小舟在河道曲折,水流湍急中往下直漂,好几次又几乎撞到鬼头鬼脑的岩石上,都被艄公轻轻一点,化险为夷经过几个险滩后,我们亲身体验到,猛洞河的性格是暴烈的,而心肠是温柔的,有逗人玩乐之意,决无伤人之心,叫做“有惊无险”。

当我们领会到这个秘诀后,心情便轻松了,我们这些原来互不相识的人,同在一小舟上,又共了患难,大家更熟悉,更亲密,有说有笑、有唱有和,进入了“舟沉舟浮浪花里,人歌人笑烟雨中”的自由境界我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告诉了我同伴小梅,她很遗憾现在不是漂流季节,不能享受漂流的乐趣。

游完猛洞河又回到王村,我们走进有石板铺砌的五里长街,看到临水而建的土家族吊脚楼,参观了织绵工厂看土家族姑娘织布,我们还在镇上参观了湘西民俗博物馆里的“溪州铜柱”,为全国重点保援〔护〕文物铜柱四周有八梭直指空中,高三百九十八厘米,重约二千五百公斤。

铜柱刻有“复溪州铜柱记”三千余字楷书,记载了一千多年前,湘西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历史,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我们还到《芙蓉镇》电影刘晓庆卖米豆腐的小店去吃了米豆腐我们尽兴的游览,不觉天已黑了,班船已收班,只好定了一条船,把我们送回猛洞河车站。

次日一早就要乘火车到湖北襄樊市,再转车回武汉,短短几天湘西之行结束了,看到了我分别几十年湘西的变化,看到了许多新辟的旅游景点,使人振奋,也使人留念,如有机会我还愿意再去一九九三年十月于武汉台北市国立武汉大学校友会编印:《珞珈》第119期。

1994年4月1日,第20-29页文字录入:谢奥博 梅颖 任润含 刘禹璇 田军校对:吴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